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6月21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育理论 > 名师档案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胡爱萍:从“少慢差费”,说语文自信 2018-06-21 10:31:32  发布者:丽荣  来源:本站

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是吕叔湘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指出的,意在希望改变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状况。然而,这却成了一些不懂语文的人给语文教学贴上的负面标签。多年来,一代代语文人为摆脱这一标签,追求“多快好省”的教学效果,却在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今天,我们不妨将这个标签“翻转性”地思考一下:“少慢费”就一定差吗?语文教学为什么需要“少慢费”?

先说“少”。少,一般指的是语文课堂容量少,教学内容少。确实,语文课堂不搞题海战术,每册教材分量也不多。但是,教材都是精选的历代经典作品,对学生学习语言、养成纯正的用语习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况且,数量少并不就是质量差。汉语言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授课内容少而精,优秀的经典文章,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不可小觑,对人文素养的养成不可低估。因此,少,不应该被指责。

再说“慢”。慢,在这里指语文教学进度慢。确实,我们一学期学习的课文量有限,有时一篇文章需要几节课来讲,有时,初中读过的课文高中可能还会讲。语文的进度条不能生拉硬拽,要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浸染渗透过程,而文学教育,更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过程,需要一个人的情感态度、心理反应参与进去,短时间内很难看到语文学习对一个人的影响。而代表语文成绩的分数,也难以准确体现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品味揣摩,涵咏咀嚼,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而这些,都需要慢下来,沉下去。木心说,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语文教学更符合农耕时代的特点,需要精耕细作,需要师生情感参与,是关乎人的心灵成长的事业,怎敢盲目追求速度或者生硬弯道超车?它需要春风化雨,以文化人,以柔克刚。语文教学,不是工业化的追求速度和效率,它更像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自然过程。我们能不能对语文学习,再多一些耐心呢?

第三点,关于“费”,当然是说语文教学费时多。诚然,有时一节课,师生就在吟咏诵读中度过了,就在斟酌几个词句是否贴切、表述是否准确中度过了。然而,这种吟咏诵读,岂止于师生动动嘴那么简单?叶圣陶先生说:“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而遣词造句是否准确清晰,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观点是否准确,思想是否清晰,“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朱光潜《咬文嚼字》)还有哪一学科能够如此帮助我们,全面地提升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语言、情怀等人文素养?既然语文学习能够如此厚爱我们,我们不应该多花费一些时间吗?当我们年老之后,回想人生,那些值得人铭记的美好时光,大多是浪费在少量的美好事物上的,是慢时光里的慢镜头。也许很多所谓重要的事,并不会在我们心上留下多少痕迹,而跟着老师吟诵诗词时阳光照在脸上洒在心田的感觉,却会让我们终生铭记。

近期,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里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我国最早一批研究X光放射治疗方法的医学专家、86岁的王之炀老人,被查出肝癌晚期后,在病床上默写下了《长恨歌》《木兰辞》的曲谱,并深情咏唱。这一定是老人在青少年时期的国文课上学习的,是老人早期接受的诗教、乐教与美学,而且伴随了老人一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老人的生命状态!而病重之际的吟咏,分明可见老人对中国古诗词、对中华文化的深切之爱!这爱,为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学工作者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心理基础。当我们认识到语文教学是这样一项意义重大的心灵工程、人文工程,哪里还能认为是浪费时间呢?

是的,语文教学存在少慢费的问题,但“少慢费”并非一无是处,这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那种妄图用理科教学的的方法来对待语文教学的态度,以为有了效率就有了一切的观点,应该改改了!“少费差费”的标签,我们不必急于撕掉,而应该认真思考、耐心解释这一标签于语文教学的真正含义。在追求高效的今天,少慢费也许仍然不能够被人理解,甚至受人嘲讽,然而,正如颜回所说“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不能够被所有人理解和接受,也许也正是语文本身的特质之一。只要我们这些语文人,坚守语文教学阵地,弄清语文教学目的,把握语文教学特点,又何必一定要在意他人的议论,一定求得所有人的理解?至于吕叔湘先生的建言,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了老先生的意图而心忧语文呢?大部分还是不理解语文教学,盲目指摘的吧。

“少慢差费”的观点出现整四十年了。四十不惑。我们也应该有更为明确坚定的态度了。少慢费,未必就差;语文,就应该有这样一份精练、雍容和闲适。从事语文教育的我们,应该有这份自信。

(胡爱萍,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教师)

上一篇:张丽钧:智慧与情感
下一篇:最后一页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