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文学 > 教师散文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静坐案头想书香 2013-04-23 16:18:35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作者: 曾国辉

 

  我创办了“清书轩”农家书屋,书屋中悬挂着“半窗星月,一壶淡茗,满斋书香”的条幅,并把它视为读书的理想境地。现在,再下笔,已写不出如此句子,不是说那句子有多浑然天成、匠心独具,而是发现自己的心多了些浮躁,少了份宁静,伴着月色星光,品着沁脾淡茗,那种静谧,那份悠闲,无不赏心悦目,悠然若仙。
  常常静坐品茗,读着自感良好的《清书轩记》,顿觉心旷神怡。  清出轩乃清闲读书之小阁也.。 
  已丑孟秋,欣逢六旬国寿。时社会和谐,民生殷实;文化繁荣,罗城崛起。龙舟文化广为推崇,诗词书画誉满湘楚。则农家书屋揭然兴起。旨在传承华夏文明,提升民众之素质;服务"三农",普及科教,弘扬先进之文化.。
  清书轩乃农家书屋百花园中一葩。位于罗城之高南巷深处,室三丈见方。清逸温馨,窗明几净;花芳卉异,树影若连;近临集市,远眺汨江。藏书五千,文承百代。包罗中外,含盖古今。典籍名著,尽列其中。闻其名不可以不涉其足,入其轩定能开卷受益。能谈经,饱受熏陶;或品茗,怡然自处。
  吾意以书为媒,回报社会,服务乡梓,启迪后人;广结善缘,彰显德馨,惟余之志矣!
  前不久一位朋友来书屋读书,向我索赠《南怀瑾全集》,我笑了笑,答应了下来。后来才发觉,我轻视了书的价值。轻视,不管轻视什么,都会受到惩罚,当我知道那全集书价为四百多元的时候,我犹豫了,我不能马上践行我的诺言,失信了,只能改口说借,而且每次只能借一本。朋友笑我小气,我也只能抱以一笑。接着扯谎解释说:“这是新闻出牌署配的书,是不能丢失的”。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事好笑,权作善良的谎言吧。我作为一个读书人,却忽视书的价值。也确实不该。俗语说:“黄金有价书无价”,今天这价太高,我送不起呀。
  曾几何时,我看到过人家描写书香,大概是这样说的:一拿到新书,就忍不住用双手捧着,把它凑到鼻子前,再深深地吸一口气,一股淡淡的油墨香就从鼻孔中钻了进去,直沁心脾。熏香了一段苦涩的年华,也熏香了一个贫瘠的生命。书香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心瘾,就像女人爱香水,一旦上瘾,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在出门时往耳畔、颈项、手腕处喷抹些,奢侈点的干脆像小说里来场“香水雨”。在有书香的年华里,有书香的小屋中,你会被弥散着书香的空气滋润着。然后,书香就钻进了你的骨子里。香水可以使女人多份韵味,而书香可以给你增添几份优雅、几份淡定、几份人生的快活。
  记得拿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打开《道士塔》,一股文人的慷慨与愤懑扑面而来,一种怦然的心痛也随之而来,那刻我会想起北京的圆明园,想起那些运着中国国宝、运着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长车以及车轮滚滚留下的尘土,想起那些丧权辱国的小把戏们,这种痛是每每揭开近代史都会有的,心像在滴血。后来看到有人评论:余秋雨在百年之后裹着一身“文化学者”的知识优越感,坐在茶香四溢的书案前遥遥对视着世纪之初的暗夜里那焚尽生灵的硝尘,像一个深宅大院里的公子哥儿申斥着他从未真正了解、认识过的看门老仆——你为何如此败家?那时候余先生从这老奴身上是颇找回了些道德优越感的自我满足的。《道士塔》的实质作用也仅限于此。我不敢苟同,文人向来无力,无力到不能改变历史,所以他们选择自己看历史,或让人民记住历史。顶多中间夹杂些私人的感情,如果那些感情不能代表人民的感情的话。只是这些感情偏偏能引起很多人心灵的共鸣,强烈的回响。不然,以彼君之观感,屈原的《天问》也可以视为吃饱了撑的无聊牢骚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读《论语》、读《史记》、读《诗经》、读《离骚》 读《心灵鸡汤》、读《水煮三国》、读《马桥词典》……开卷有益,博览才高。不分古今之界限,不分雅俗之位,这些都能使你灵魂丰盈,精神清朗,睿智顿开,心窗明亮。 
  

上一篇:教师节随想
下一篇:盈盈汨江水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