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育理论 > 理论选粹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新课改需求下的语文理想主义教育 2013-04-23 11:15:43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摘 要语文教育的理想主义类似于哲学范畴里的理想主义。它是在学科教育中蕴涵的一种对完美道德、人格、社会的向往,是对生活完满的精神追求。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对理想主义的缺失。也因此,语文教育偏离了正确的教育目标,失去了教育的精神动力,生硬、枯燥、机械的教育方式,最终导致了教育主体的倦怠和迷茫。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呼唤理想主义,不仅可以重新唤起教育主体的精神动力、明确教育目标,还可以由此建立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达到语文教育“立人”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理想精神 理想主义 语文教育 泛语文教育
 
一、理想主义释义
       理想(ideal),每一同类的完满性的代表。理想不是现实,理想是种对完美事物的追求,是种大公无私的人文主义精神。它是一种观念,一种代表完满性的观念,理想主义便由它衍生而来。理想主义即idealism,意思是说,对人而言,完美善良的思想精神是第一位的,是至高无上的理想。
       理想主义实际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它强调绝对精神(absolute)。公元前5世纪的柏拉图是古希腊世界里最著名的唯心主义者,他的著作集中讨论“善”,即good。主观唯心主义的Absolute和柏拉图理念论里的good几乎是一样的,都是完美的善良,绝对的善,也就是孔子讲的“至善”。柏拉图穷其一生,鼓吹“理想国”和孔子的“天下为公”“夜不闭户”的大同社会都是同样的一种理想主义追求。理想主义通常反对私有利己的个人主义,宣扬无私利他的集体主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是在为他人做自己生命之内无法完成的事。夸父、精卫、愚公的作为是利他的。他们被后人传颂千年,因为他们展示了追求理想的生命,展示了生命的完美。
       然而,既然理想是追求完美,必是难以实现的。那我们在语文教育中为什么还要追求理想主义呢?
       首先,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现实主义的时代,是理性的时代,缺少浪漫主义。对许多人而言,付出需要回报。神不存在,上帝不存在,天堂也不存在,他们计较的只是个人的得失。既然生命不过百年,那生命内的物质享受就是一切,个人得失远比理想重要得多。长此下去,利己观念横行,道德的标杆会逐渐迷失。我们需要理想主义为我们指引前进的道路。其次,社会平衡需要理想主义的支持。没有理想主义,集体共存意识缺失,人文精神就衰落了。没有人文精神,那就只剩下科学了,当这个社会被功利主义、物质主义左右后,势必使人类社会重新回到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那时,就没有任何的平等而言,弱者被强者奴役就成为必然。
这个社会需要理想主义,需要有对完美和谐理想的共同追求。教育是民族之本。我们要想构建一个和谐统一、有美好理想追求的社会,就要在教育中首先提倡理想主义,使理想精神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向导和动力。特别是在长期的相对封闭的应试教育环境中,尤其在大好的新课程初始阶段,更有必要呼唤理想主义教育。这样,成长后的新一代才会是理想主义的追随者,教育才有真正的出路。可以这么说,改革开发三十年是我们教育大发展的三十年,但也是教育理想主义大匮乏的三十年,新的教育形势下理想主义教育迫在眉睫。
二、现实生活要求在语文教育中提倡理想主义
在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以前,语文不是单独的一门学科。古代语文教学是融识字教育和文史经哲教育于一炉的综合教育,严格上说是种泛语文教育。在中国文化思想艺术史上,几乎没有纯粹和独立的哲学、经学、文学和史学著作,他们是充分交融的文化综合体。例如《诗经》既是文学,又是经学。《左传》本为史学著作,却也陈列于文学与经学之中。古代语文教育的内容融会贯通,博大精深,也因此许多名篇佳句和文史经哲大师们的风范成为中华民族思维方式、文化精神的源头活水。古代语文教育坚持“文以载道”的指导思想,重视语文教育的社会教化功能,所以常将一些文章中能够体现自己意志的文句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也因此这种泛语文教育后来又变成了一种选文教育。不论是之前的泛语文教育还是后来的选文教育,古人的语文教育都是带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的,而它对于人们的思想长成作用之大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其教化方式有其消极的一面,但我们亦看到,用语文教育塑造人的思想才是最直接且行之有效的方式。万幸的是现在的新课程教育已经重新认识这一点,并在一定的位置上再次把精神塑造的功能体现在课程的要求之中。这也为中学语文教育呼唤理想主义能得以实施创造了条件。
作为我们的母语,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进行思想交流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汉语的发展与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才能发扬光大,所以汉语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和工具,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积淀。我们从中感受到的不仅是一种美,更是一种语言文字厚重的气息。在这些文字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看到人性之光,看到几千年来前人对道德理想世界的探索。泛语文教育是对我们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学习,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阐明了学的最高境界是“明明德”,是“亲民”和“止于至善”。这种道德要求是符合理想主义精神的。
在现今的中学语文提倡理想主义教育要求我们从道德理想、人格理想、社会理想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自然和谐,以达到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和同情弱小者,憎恶强暴,济危扶困,体现在具体的语文教育中则表现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但究本溯源,理想主义追求和语文有什么关系呢?这要从语文的生活性特征说起,理想主义是要体现在生活中的,而语文和生活密不可分。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认为,语文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并成为整个语文教育思想的主线。语文是工具,语言和文字是全民使用的工具,因而它具有社会性。这决定了学语文不能单靠课堂、单靠学校,要放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应用、掌握语文这个工具。美国语言学家华特·B·科斯涅斯说得好:“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卡西尔更是明确指出:“语言犹如我们思想和情感、直觉和概念得以生存的精神空气。在此之外,我们就不能呼吸。”华特和卡西尔对语言的阐述,是符合语文的社会性内涵的。语言的社会性要求学习语文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不为生活而去学习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现今语文的读写教育是一种感悟生活的方式,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课本实际上只是生活的记录,教学是生活的阐释,阅读是生活的体验,写作是生活的再现。
由此可见,学习语文是我们解读与再现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而提倡理想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对生活的追求中。人类社会要重塑理想主义,不能脱离其生活的现实世界、文化环境,作为母语教学和文化传承的语文教育,自然就成为重塑理想主义的先锋。所以,在汉语言文字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按照汉语“文以载道”的理想主义精神去进行语文教育。除了关注现行的读写教育外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把理想主义教育贯穿到读写教育之中,因为语言是思想与灵魂的外在形式,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也就是感悟人性的美,感悟我们伟大民族的美。以理想主义的思想去影响学生,让他们从小就对这样的思想抱以追求,学生就更能以一种深刻的理解去运用这些文字,使自己的灵魂净化与升华。
三、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贯注理想主义
在语文教育中进行理想主义教育,应从语文教材、语文教师、语文教育的方式和语言评价的标准四个方面入手。
(一)语文教材应该关注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是当代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精神价值,语文教材的编订应该关注崇高的理想精神,应该具有憾人心魄的力量,成为语文教育的方向标。正如前文所言,课本(教材)是生活的记录,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从教材中感悟生活。这要求语文教材从编排开始就应该有明确的道德指向。具体语文教材的内容,我们要从选材标准、选材针对性和选材时代性三个方面入手。
1、文质兼美,堪为模式
1962年,叶圣陶先生首先提出这一标准:吾人首须措意者,所选为语文教材,务求其文质兼美,堪为模式,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之增长确有助益,绝不宜问其文出自何人,流行何若,而惟以文质兼美为准。文,指语言文字;质,指思想内容;文质兼美,要求两者都好,不可偏废。堪为模式,指足为学生的学习榜样,这是从教学方面提出的要求。文质有所偏,固然不能入选,就是二者皆俱,但不符合教学要求也不能选。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作为范例的教材,应“无篇不精,成为学生营养之资也”。叶圣陶的这个标准既是文道统一教学原则的体现,也是达成语文教学“立人”目标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需要,是叶圣陶先生几十年来对语文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思考所作出的简明科学的概括。
“文质兼美”标准的“质”体现的就是理想主义精神与生活性的高度统一。我们在进行教材选取的时候当要注意这一标准,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就能够进行道德理想的提升,以达到精神的升华。让“语文课通过课文的讲读给学生有益的思想影响,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因而选取教材要关注理想精神思想性是很应该的。
2、针对学生,适合教学
语文教材所选的范文,在体现理想主义精神的同时还必须适应教学,要考虑教师怎样去教,还要为学生的学着想,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前人思想的精华心领神会。编者的意想中必有一班学生在,要便于学生理解、揣摩、自学,故分量不宜太重,篇幅不宜太长。选文也应该力求匀称,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程度,对青少年有吸引力,避免成人化倾向。教材选文中应该注意从学生身边事例为基础,不脱离实际大唱赞歌,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树立学生们坚定的理想主义信念。从近年来高中语文教材的变动,我们也能察觉到越来越多的人在认识和实践这一理念。
3、教材选择,注重时代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作品都有它不同的历史内涵。古代儒学教育提倡“大学”“大道”,讲的是人的最高学问是达到至善,让美好的道德充满社会,以“天下为公”为最高追求。所以,宣扬孔孟之道的许多作品都是具有理想主义精神,它可以作为我们进行理想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资源。而就现当代而言,建国后的十七年文学革命理想主义是其主旋律。虽然十七年文学在当时起到了政治传声筒的作用,但就主流而言,它高扬革命理想主义精神,这是十分真诚和可贵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奔腾向前的历史河流中,它又不时浮现,时或成为人们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资源。所以十七年文学作品还是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而在“文革”时期,理想主义精神被少数人异化与扭曲。语文失去了它的本原,所以“文革”时期的文学作品大都没有选取的精神价值。到了当代,“新时期”文学作品成为当代语文教育的主要素材。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在高扬人道主义,时后不久,朦胧诗也加入了这个阵营。顾城笔下的《一代人》,舒婷的《致橡树》,诸如此类。他们的作品都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尊严价值的认同,对祖国的爱和对他人的关切等。他们渴望构建一个充满人道和人性的社会,构建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完美世界,这与我们现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主旨是一样的。关于这一点,现行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从人文精神层面进行语文的解读,很好的契合了语文教育需要理想主义教育的动机。
综而述之,语文教材中作品的选择要符合我们当前的教育现状,符合我们对先进文化的追求,而且要体现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去发扬光大。这样的作品才是最适合作为我们教材的作品,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才有可能在道德、人格、社会理想方面全方位地得到提升。
(二)语文教师应该是高素质的理想主义者
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这支交响曲的总指挥,是塑造学生的特殊雕塑家,也许这是和当前所谓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不相容的地方,但是任何一线教师都明白教师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可避免地受其自身人格素质、思想感情、专业知识和教学艺术等诸多因素地影响,其综合素质直接反映教学的成效和力度。因此,教书育人关键在教师。要提倡理想主义教育,教师首先就应该是理想主义者,其次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和完善的个性品格。
1、教师的理想主义精神
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理想的人,在和学生的相处中感染、引导学生,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精神导师和力量源泉。
只有富于理想精神的语文教师才能使用好手中的教材。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敏锐地发现,二是深入地开掘。发现是指语文教师与教材内容灵犀相通,谐和共振,把教材的内容经过心灵的放大传达给学生。开掘是指语文教师以自己精神的阳光照射教材内容,无沦是悲是喜,是丑是恶,在阐释的过程中都能够反射出高贵思想的光芒。语文教师理想的沦丧会导致精神上的平庸和羸弱,从而导致对教材中的理想因素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教材中蕴含的精神矿藏就会白白流失掉。
语文教师的理想精神渗透在所有的语文教育活动中,溶合在自己的语文教学设计里。一项项语文活动会因为理想的贯注而成为涂涂流淌的小溪,充满着欢乐和生机。一个个字词都会被理想照耀得闪闪发亮,在明亮的阳光下无比灿烂。语文教师的理想是随着教师感情的汹涌,通过教师的价值评判而形成一种心灵的召唤,于是学生心灵中沉睡的高贵的种子睁开眼来,思考和行动开始了。被理想鼓舞着的人是无法阻挡的。在理想性的老师组织带领下,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成为了精神的探险,惊心动魄又充满乐趣。
2、理想主义教育要求语文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素养
理想精神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显示出人对自身现实境遇、精神状态、未来命运、人生价值的终极探索。语文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因为它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学生的精神成长。《学会生存》中说,人的活动是文化的活动,因为人的历史积淀了文化,文化成为人生活、实践的必然条件,文化是人类历史和经验的“创造性应答”,它是人类理性——精神的创造物。人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有人就有文化。所以,语文教师不仅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要想在教学过程中用理想精神感召学生,他还必须具备丰厚的文化素养。
  评价语文教师文化素养高低的一个标准就是体验能力。体验能力包括文化价值体验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社会文化的客观价值只有经过个体的内化积淀后才能外化为带有主体人格的文化意识,要想尊重人的发展并且促成人的发展,语文教师不但要有这种文化价值体验能力,而且还应着力培养学生个体的这种文化价值体验能力。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具备了文化价值的体验能力,也就具备了理想精神的获得能力。情感体验能力更多的是借助于文学的熏陶和以生活为中介而得来的。语文教师的情感体验能力的获得要求他自身要热爱生活,接受专业的文学训练。拥有敏锐的体验能力是语文教师具备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文化素质在其身上的一个集中体现。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独特的语文体验能力,才能使语文教学收到春风化雨的功效。
3、理想主义教育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完善的个性品格
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把学生作为整体的精神主体来对待,从内心接纳他、感染他、教化他,培养他知、情、意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个体向着完人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关注人性,更多地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本性、本质的全面认识。而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应特别注重自己的个性品格修养及其完善。完善对人生、人性的态度,树立人本的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意志向,具备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强烈的岗位意识。
教师的个性品格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的人格的形成,影响着他们的为人处事,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教师应该用他完善的个性品格影响和培育学生,把自己当作铺路石、蜡烛,在消去自己青春培育英才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于漪曾说,教师在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同时,也在镌刻自我,使自己成为一个为人敬重的良师。
人是教育的核心和归宿,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于启迪健全的心智和建构完善的人格。要求受教育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力求成为日臻完善、人格健全的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完善的个性品格。
(三)语文教育的读写过程中应该贯注理想主义教育
语文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精神的吸纳和创造的过程,在本质上具有实践性。它显然生产不出物质成果,但它是严肃、纯粹的精神生产活动。它包括原料、厂地、指标、动力、产品等完备的生产要素。理想的实践性在语文教育中表现为言语活动的过程性。一切都是在过程中发生发展的。作为生命现象的言语活动也必须在生命的过程中展开。轻视或忽略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对学习主体理想精神的压抑和放逐。离开了过程性实践的语文教育无异于缘木求鱼。
1、注重文化经典的学习
    从整体上说,人类的理想存在于文化经典之中,那是一代代人的向往和智慧在实践中的结晶。从个体的人来说,人的理想发生于对现实的热情关注和充满诗意的想象。人的理想总是指向未来,它孕育于历史,诞生于现实,但又不会栖息于此,理想总是不知疲倦地向未来飞翔。这就决定于理想的实践性,离开了实践的“理想”只能算是幻想。
在语文教育中,应把文化经典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人类的总体的追求和个人的需要结合起来,把社会历史、人生现实和语文活动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关注现实,研究、批判现实,进而设计人类社会和个体人生的未来。
2、读写过程中贯注理想主义精神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常感到中学生作文不能令人满意,即便是优秀作文、满分作文,也给人炫技之感,其精神内涵和情感包容,相对说来总觉得要平淡一些。这当然和学生的生活阅历有关,但这种不足,可以通过吸取前人的生活经验、心路历程、精神成果等来弥补,而阅读正是获得这种滋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我觉得我们过去的视野相对狭窄。一些文学名著,当然是青少年最适宜的读物,但仅有它们,似乎还远远不够,何况我们所推荐给学生的名著,由于不免受自身视野的局限,并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应该让学生接触到的不仅是经过某些立场观点过滤的少数经典,还应当有人类文化方方面面的各种声音。所以在阅读选材方面应不拘于文学,甚至不拘于经典,而是从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和构筑心灵家园、锻造文化精神出发,选取从人类文明的源头到当今,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中具有代表性或是独特性的读物,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有些作品不一定是经典,有些作品也许是非主流的,但却是个性化的。这些兼容并包的选文,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更能给学生一种精神启蒙。
    现在,语文教育界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丰富其文化底蕴,已经比较注意。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提倡理想教育,不仅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仅是对人文社科知识的了解,文化修养的提高,更要力求塑造一个完整的有崇高追求的“人”。面对浩渺宇宙、无尽时空,面对变化无穷的世界、熙熙攘攘的人生,人存在的理由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这当然不是一门语文课所能解决的。但在对体现人类文化精神作品的大量阅读之后,在激情的撞击下,在理智的思考中,青春心灵必将有一种内在的飞跃,生命也会达到一种圆融自在的境界阅读技巧、写作方法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等,只是语文素养的“用”,内在精神丰满才是语文素养的“体”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无疑将会有巨大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可能更多地体现在丰富学生情感和精神的层面上
(四)语文教育评价过程中应该重视理想主义因素
    理想是语文教育的生命,自然地就成为语文教育评价的重要指标。衡量语文教育是否成功,就要看它是否培育起来了学生的理想精神。有了高尚的理想才可能有正确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若学生胸怀远大的理想并坚定地去为它奋斗,这样的语文教育就是成功的,反之,若学生理想迷乱、低俗或缺失,那语文教育就是失败的。
    理想目标的评价在具体操作中是困难的,因为它不是识记性的,不能靠识记问答甚至书面选择来估晕。从表现形态上来说,理想是通过价值观和感情态度反映出来的,评价具有问接性。要借对具体事物的价值判断和感情向度来考察。从具体方式上看,理想具有实践性,因而理想评价要通过一个精神创造的过程才能实现。理想的要素价值、感情、意志等只有在精神创造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要扩大评价的范围,要重视把评价内容和语文学习的过程结合起来。
    在语文教育中重视理想主义的因素是由语文的性质决定的。理想作为语文教育的灵魂、目标、动力、方式和评价的重要尺度,几乎涉及到了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只有重视理想主义的因素,语文教育才能活起来,效率才能高起来,培养的学生也才能真正成为人格健全,富有创造力的现代化的公民,那么,整个社会就会逐渐成为一个和谐创造的社会,民族也才能够强大。
四、语文理想主义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纵观几千年来的语文教育,它十分真实地记录了我们华夏民族是一个总在不断追求理想主义精神的民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今的现实主义和西方个人主义在不断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追求个人享受、金钱至上的思想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精神层面的成长,以树立学生积极完善的精神追求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也是我们几千年历史文化、精神传承的载体。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忽视语文教育的理想主义价值,必会导致国民整体素质的下降,精神价值的迷失。长期如此,我们追求的那种世界大同、人人平等的完美社会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因此从深层意义上说,提倡语文教育的理想主义精神,为的不是单纯的理想存在,而在于追求理想过程中的每一步实践。有了实践,我们教育现况才会有所改变——脱离机械式的知识传授,把人文教育贯注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有高尚理想追求的完人。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把理想主义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计划中,使语文教育真正达成知育结合,文道统一的目标。
 
参考文献
①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②《关于〈国文百八课〉》(《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③刘国正《语文教学与生活――读宜昌语文教改实验报告手记》(《语文学习》)1998。
④《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⑤《当代学科教育》,2005年第19期,P60。 

上一篇:欠缺的一点点:粉笔人生更精彩
下一篇:历史的机遇 师生的福音——我对英语作文的理解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