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阅读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精神生产 有效阅读 2013-05-09 10:25:12  发布者:phpcms  来源:袁卫星


 
   在讨论作文怎么教的问题之前,我认为有一个问题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那就是教什么样的作文。是“应试”的作文呢,还是“应需”的作文?“应试”的作文以迎合评价获取高分为目的;“应需”的作文则在培养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精神、提高学生审美趣味、净化学生心灵。
   毫无疑问,现在的作文教学是偏向于应试的。我很少听说有教师教学生写诗,原因很简单,考试作文,题材再放宽,体裁再不限,也是“诗歌除外”。然而,十七八岁,正是诗意盎然的年龄,青少年学生理应属于诗歌;一个能写好诗歌的人也是不会拙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
   应试的作文教学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堪忧。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在2001年高考作文阅卷报告中写道:“许多作文语言的基本功差,连话也说不清;有些学生热衷于使用欧化的语句;一些考生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写不顺,错别字过多……”如果要上升到文化底蕴、精神底子的层面,那就更要让人摇头了:“从总体上看,29万份作文试卷大多数是缺乏书卷气的,简而言之,不像有文化的人写的,不像读过书的人写出来的。”(江苏省高校招生委员会主办的《招生考试报》2001年第2期) 
   新课标的阶段目标,在书面语表达的教学方面,在中学阶段使用了“写作”的概念。写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精神生产的实践行为,而不是单纯的训练与考核,因此它的本体应当是精神而不是技巧,它的内涵应当是感悟而不是习得。这就要求我们在完成科学而又严格的书面表达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返璞归真,注重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广开掘,让学生写有思想有灵魂的精神产品。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有思想有灵魂的精神产品呢?基于写作,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感悟显得十分重要。这种阅读,我称之为有效阅读。
   我们的学生并不是没有阅读。抛却电子阅读之类的新生事物不论,传统的书本阅读从来也没有离过他们的手。数学课上还有壮着胆子看武侠小说的呢!掏掏他们的口袋,或许还会有袖珍读物。目的不明,盲目性和随意性大,针对性和有效性小,这是当前中学生阅读的一大毛病。不求甚解、马马虎虎,“只是眼睛在书页上跑过,只知道故事的极简略的梗概”(叶圣陶:《阅读是写作的础》),这是当前中学生阅读的又一痼疾。他们缺少的是读解。这里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两个层面他们都缺少深入,不,甚至是缺少进入。这也难怪我们的学生,那些优美的文章就是在课上,也被我们老师通过划分划分段落、归纳归纳中心等方式肢解得支离破碎,或者贴标签贴得面目全非。
   基于写作的阅读是对作品的拥有,而不是熟悉,更不是知道。知道一件作品很容易,比如《简·爱》,你只要不像某部电影里的无知青年一样把它说成是“简单的爱情”就可以了;熟悉一部作品也不是难事,把《简·爱》粗略地翻上一遍,你就会了解夏洛蒂·勃朗特的这部代表作写了主人公简·爱在里德太太家、劳沃斯寄宿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和圣约翰家的经历。而要拥有一件作品就有相当的难度,当简·爱这个“矮个子,脸色不佳,不好看”的女孩子义无反顾地来到被大火烧瞎了眼睛、孤独无依的罗彻斯特身边的时候,一种渴望平等的女性意识和对维多利亚传统的叛逆精神激起了你的共鸣,唤起了你对崇高人格的肯定与追求,这,才是拥有了《简·爱》。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一件作品,往往有一些人为作品中生离死别的场面而流泪;但是另外一些人觉得这些场面只是全部情节中的片段,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反而对作品中某个人物的某句语言,某个动作,某种表情,甚至是一个细节化的眼神赞赏不已、激动不已、感叹不已。这两类人中,毫无疑问,后一类人容易在写作上获得成功。因为他们在阅读中掌握了怎样在写作中适应读者的审美需要。余秋雨就是这么说的,我以为很有道理。
   如果要给基于写作的阅读分一分层次,那么,首先是“读”,读通全文,读出文章的字面含义、表层意思,也即泛览、感知;其次是“解”,解析要点,解出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也即精研、沉思;再次是“悟”,悟出内涵,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和永恒意义,也即体会、创造。
   举以《〈宽容〉序言》(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一文为例:在“读”的层面,学生给文章各部分加上小标题,并且根据小标题复述这个寓意深长的寓言故事;在“解”的层面,学生思考并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思考并把握文本的主要形象,思考并挖掘故事所蕴含的意义;在“悟”的层面,学生回顾历史或者直面现实,分别找出房龙所说“出于懒惰的不宽容”“出于无知的不宽容”“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宽容”这三种不宽容的例子,找出房龙先生特别憎恶、恐惧和担忧的是官方的、群体的、社会性的不宽容的例子,发表简要评论。至此,一篇《用现代眼光看〈宽容〉》的作文是比较容易写好的。
   写到这里,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主要观点:中学作文教学应当在精神生产的定位下教学生从有效的阅读中迁移——迁移材料迁移观点迁移方法,把读写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再做一些写作兴趣培养(如为学生谋一方“发表”——哪怕是口头——的天地)、写作习惯养成(如写日记,写日得)的工作。

上一篇:个性化阅读,怎一个“自主”了得
下一篇:《满江红》诵读指导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