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育理论 > 前沿观点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解放教师,解放语文 2014-06-27 12:18:14  发布者:闻瑛  来源:人民教育 赖配根

 

 

  ·如果我们痴迷于用教材束缚住教师,语文就永无希望。

  ·人文性与工具性本来就是一个东西,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实现工具性目标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文性目标的过程。

 

  围绕老师这节课的争论,我以为最需关注的,是深藏其背后并一直暗中左右语文界的一种思想倾向:追求大一统,扼杀多样性。几年前,我曾有一个判断,小学语文经过新课程的磨砺,出现了简单回归的思潮,借着反思新课程的名义,围剿那些富有思想勇于创新的教师们的可贵探索,挤压新课程赋予教师们难得的专业自主权的空间,试图回到课程改革之前,用简陋的教学内容和简单而枯燥的教学方式统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这是可怕的回归,不幸,这样的思潮越来越有市场。

  小学语文改革当前的迫切任务,仍然是解放教师,解放语文!

  把语文教师从教材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尽管课程改革把教师定位为不但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的创生者。然而实际情形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仍然围着教材转。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依据,这是现实的无奈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材是教学的圣经。一切将教材神化的观念都必须破除。教师对教材的专业处置权(课程标准已经赋予教师这方面的权利)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一本全国通用的教材,其中所有篇章是精读还是略读,出于自成体系的考虑,作出统一的规定,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应成为教师教学的紧箍咒,而现在居然成了评判一堂课优劣的关键因素。这是对一线教师专业自主权的漠视!更何况,现在的一些小学语文教材,课文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是经典,有的是劣质品,为什么就不能允许教师做一点变通处理?难道要将那些白开水一样的文字也当作圣经教给学生吗?再说,实践一再证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人说是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更有人说是九分在课外。离开了教材之外广泛的涉猎,就不可能有宽广的视野,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如果我们痴迷于用教材束缚住教师,语文就永无希望。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一个能让学生爱上语文的教师,必然是超越教材的教师,必然是在课程内容上能自成一家的教师。可以断定,语文改革如果只是停留在教学方式上,教学内容方面却无所作为,那么一切就只是在茶壶里掀波浪,没有多大意义。

  把语文教师从专家权威中解放出来。这是上述第一个解放的必然结果。对教材的迷信,其实就是对专家权威的膜拜。当然,专家权威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比如,对课堂好坏的评判权,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评定权,更重要的是,对语文教什么、该怎么教的话语权,等等。每个领域都应该有自己的专家。语文教育也应该拥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专家。但教育教学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专家至少需具备两个品质:高度的语文修养(有广博的语文知识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相当的文学素养、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或者对语文教学实践有深度的了解及同情。以此来衡量,我以为含金量最高的专家,是一线语文教师。而现实是,一些对语文教学实践不了解甚至不具备起码的语文修养的人,只是因为有了相当的地位和身份,竟成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大牌专家,广大的语文教师只有俯首听命!一切必须颠倒过来。广大教师必须有勇气把高高在上的专家重新摆放到应有的位置上。还必须强调,只有教师具备相当的学养,才可能与专家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关系,只有富有思想的教师,才可能健康地接受专家的学术影响而不是迷信盲从。如果教师们没有学会平视被冠以种种称号的专家,那么语文改革就只能是顺风倒

  把语文教师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中解放出来。新课程以来,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一直折磨着广大语文教师。一会儿说人文性匮乏,语文课尽是些枯燥的、僵死的知识;一会儿又指责课堂人文性太强,天马行空,除了体悟、清谈,就再也没有别的了。时下的空气,大概是非常有利于工具派的。这样的争论都基于一个假设: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两个东西。这正如把教育性与教学性、道德教育与课堂教学割裂开来一样,是荒唐的。什么是人文性?就只是体验、感悟以及课文思想内涵教育?师生关系的民主、教学方式的开放、教师的文学修养和现代思想对学生的无形影响,等等,就不是人文教育的浸润?一方面,我们不要把人文性窄化,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不要把人文性从工具性中分离出来,也不要把工具性从人文性中孤立出来。在我看来,人文性与工具性本来就是一个东西,或者说是一个无法分离的融合体。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实现工具性目标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文性目标的过程。甚至识字教学,如果把课上得有文化品位了,上得学生喜欢语文了,这不就是最好的人文性吗?我们来看张学青老师《月光启蒙》中的片段: 

师:字什么头?

  生:草字头。

  师:在你们的印象中,草字头的字,多数跟什么有关?

  生:草,或者植物。

  师:对。这个,最早的意思,就是一种寄生的藤本植物,缠绕依附在别的植物上,所以,字有覆盖的意思。注意看,字平宝盖下有几横?

  生:(齐)两横。

  师:对。记住了,以后写字,里边有两横,它是一层盖在一层上面,所以是——

  生:两横。

  这是工具性的识字教学吗?是的。这是人文浸润吗?是的。两者浑融一体,不分彼此。表面上看是达成认识的目标,但离开了汉语文化(即人文性)的浸润、支撑,这个工具性目标能很好或有效实现吗?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割裂开来的论调,尤其是把人文性仅仅看作是语文的点缀和奢侈品的观点,从此可以休矣。没有人文性,就没有工具性;游离于工具性的人文性,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把教师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把精力放到语文素养提高上。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可能超越人文性与工具性,还语文本来的面目。

  把语文教师从语文是什么的争论中解放出来。经过多年的探索,许多教师感叹: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我一直认为,没有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就没有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对于语文,教学方式的科学、先进必须与教学内容的经典、富有现代意识统一起来。如果对一篇主旨单一、内容过于简单、文字味同嚼蜡的课文,却煞费苦心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硬要让学生解读出丰富的意味,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这里教什么的问题主要是指精心选择、批判思考教学内容。但是,在许多老师那里,教什么变成了语文是什么的问题。他们认为,语文课必须有语文味,如果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音乐欣赏课等也就是以课文内容理解为主的课,那么就不是语文课了。他们把课文的意义划分为两部分:一是有教育价值的教学信息即语文的形式知识;二是没有教育价值的其他信息包括课文的思想内涵。他们以为只有抓住了前者,才是称职的语文教师。这是把语文窄化,把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血肉联系一刀斩断。语文是什么至今并无令人信服的答案。但我们知道,课文的内容与形式无法割裂,总体而言,语文的形式知识是为语文的内容服务的,但形式知识本身就有意义,有教育价值。然而,想要离开内容而单独教给学生形式知识,那是痴人说梦。中国学界一直流行一句话:文史哲不分家。国外的母语教材,所选内容也多包含思想家、政治家的代表作。语文课有时候上成了思想政治课,上成了艺术欣赏课,上成了别的什么课,又有何妨呢?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学生首先要学会拥抱思想、独立思考,由此他才会有参与塑造现实生活的渴望,才有表达的真切欲望,由此他才有动力去寻找恰切的表达方式。如果一个人无病呻吟,即使其表达形式多么精致,也毫无价值。有的小学语文教师,以前未体会到语文形式知识的重要,如今发现了它们的价值,却又以为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一切,把课文内容的教学贬得一钱不值,这是矫枉过正。在一定意义上,语文是什么是个伪问题。而正是这个伪问题,成了某些专家指责语文教师创新的借口。如果你提倡智慧语文主题语文情智语文”……他便指责你,语文就是语文,智慧、情智、诗意等等都不是语文的本质内容,都不是语文课要教的东西。在他们眼里,语文很简单,说白了就等同于教科书,不,还不是教科书的全部,而仅仅是教科书中那些语文形式知识。这样苍白的语文怎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必须把教师从语文是什么语文很简单的论调中解放出来,让语文与宽广的生活相连,与所有的好书相连,让教师多读书,多思想,进而引领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这才是语文的正道。

  只有把教师从种种桎梏中解放出来,从种种偏见中解放出来,从种种无谓的争论中解放出来,语文才可能获得解放,语文的活力才可能四处喷涌,语文课才可能千姿百态、千娇百媚!

  

 

上一篇:教材编写追"新"更应求"真"
下一篇:作家学者谈及创意写作——可以教写作,不能教创造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