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文学 > 教师散文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2013-04-23 14:23:54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作者: 海紫苑

 ——我教《渔歌子》

                               

  一
  夜读白居易。读到《自解》,“我亦定中观宿命,多生债负是歌诗。不然何故狂吟咏,病后多于未病时?”。立时无语。眼里,泪已欲落。
  对诗词的深爱,又何尝不是我的宿命。没有什么所谓的因。只是一味地,无端地,喜欢到了骨子里。这是一个莹然如玉,纯净无染的果。除了命定,无以表达。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于心静处,遇了张志和。耳畔轻轻飘过他醉心的《渔歌子》,这是一种缘,我愿意用“缘”来解释我所深爱的每一课。
  我多么想自己就是一阵清风,在我缓缓吹过这首词时,身体里会携了这词的香。我该感谢我所能感谢的一切,是谁让我生而为师?是谁赋予我如此权利?让我尽随心意,去触摸自己深恋的清词。
  我们的“生本”课,有一个课前展示,像是课堂的前奏。我选择吴筠的《与朱元思书》,让孩子们课前诵读。只因太迷恋开篇的那个“风烟俱净”,涤荡人心、空旷天地,让人一下子从尘烟中飞身而出。还有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伦世务者,窥谷忘返。”这样的境界,用来形容《渔歌子》之境,像是天赐。
  而这《与朱元思书》,是这个学期开学初,我领着孩子们背过的。孩子们的日记中还偶尔化用其中的词句,可见这篇文章他们是喜欢的,尤其他们诵读此文时,那眼里满溢的纯澈,让我心醉。我惊异于孩子的从善如流,他们对文字天然的感受力,有时,让我们这些自认有着阅读经验的成人,自愧弗如。很多时候,是我们低估了他们。
  又遇吴至青清音演绎的《渔歌子》。一曲清歌,“如听仙乐耳暂明”“醉里吴音相媚好”,只觉眼前白鹭翻飞,桃花纷纷,清流潺潺宛若箫音。这绝境,人间何处去寻?唯有“渔歌子”,唯有随水而去的张志和。
  我被这音乐掳了心去,这种被俘,是彻彻底底,甘心情愿的。上百次,上千次地听。是从何时起,似乎离了音乐,我无法写诗。到如今,音乐竟也成了我备课的甘霖,音乐一停,我就无法静心沉潜于眼中的课。
  倾心的音乐从天际翩然而落,无数次盛放、萦回。诗词、孩子、课堂,便无数次,在我心中,如雪羽如幽兰如清窗,徐徐舒展,巧笑如妍。选课不如撞课,其实当时只是随便拿起书一翻,便是它了,是《渔歌子》,确定无疑。请原谅,我暂时对其它课文的冷落,只因我实在是陷得太深,难以自拔。这无法说清道明的痴情。
  据说张志和是擅舞的,看到这一点,那袭白衣便悄然如飞鸿般惊现,仙袂飘飘,卓尔不群,翩然随风,清歌妙舞。一时间,我眼前风清景明。于是,亦请擅舞的孩子来舞一舞,想那张志和,当年定是酒到酣时,离座而舞,倾倒众人的。而我,拥有这人间至纯——孩子,我看见了,那真正清水芙蓉的舞蹈,像是一片明艳净美的莲花瓣,从我眼前拂过。那一刻,我无酒而醉。而那座中的孩子们,他们的眼睛,恰似一汪汪清潭,沉进去的,是张志和从天际撒下的《渔歌子》,那清网,鱼未捕,却捕了我们的心。
  这还只是课前。但我想因了这课前的三分钟,孩子的心已彻底静下来,已张开了心的翅膀,随时迎候“渔歌子”的到来,随时准备融入“渔歌子”,做那“渔歌”里的一溪桃花水。
  二
  接下来是前置学习的问题,很多时候,面对家长帮孩子下载的庞杂的资料,真是无可奈何,孩子亦是无从下手,不知从何说起。更有些孩子,家里根本没条件给他下载什么资料。久而久之,让孩子课前学习只能是流于形式,即使孩子做下的前置学习题密密麻麻,不是流于肤浅,就是照搬课文解析之类的参考书,长此下去,不知孩子对课文的解读能力是否真的能够提高。面对如此情况,教师怎能坐视不管?于是,我经常给孩子指名推荐课前需阅读的文章、资料,让有条件打印的提前两三天打印来,好让其他同学去复印。而以往的课,老是在上课的关键时刻,老师才抛出什么令学生恍然大悟的资料,让学生顿时如醍醐灌顶。可难道学生上课前就没有权利阅读这些所谓的重要信息吗?既然重要,为什么不早些让孩子接触,让他早思早悟呢?这是颇令人费解的一个问题。其实好多中学语文教师的做法很值得借鉴,比如中语界新生代名师——郭初阳,他的每一课几乎都有相关的阅读材料,供学生提前思考。为什么我们小语教学就不可以呢?我们的小学生就没有能力提前阅读吗?而据我所知,好多孩子面对他们感兴趣的童书时,一天读完一本书,并不是一件难事。让他们读几篇文章,岂不是小菜一碟。
  轻歌曼舞的课堂,是需要严肃的阅读作铺垫的,当然这“严肃”不是枯燥。是教师有选择的符合儿童情趣的精心推介。
  我设计了四道前置学习题:搜集诗人张志和的生平简介,查阅词中景物的注释,说说词中画面,结合阅读材料中的渔父诗词,思考“不须归”的原因。
  我帮孩子们整理出了一份较全面的张志和生平介绍。关于诗人的简介,记得曾读过一篇论文,文中就诗人简介在课中的时段,作了论述,举了王崧舟老师讲《江雪》时介绍柳宗元的例子,在学生对“天这么冷,雪这么大,而河已结了厚厚的冰,这个渔翁他为什么还要出来钓鱼?”这一问题感到迷惑不解时,王老师及时发给孩子们柳宗元的简介。此一举,即刻让孩子们心如明镜,照见了诗人那颗孤独的心。王老师的做法固然有点睛之奇效。可当我面对张志和的传奇身世时,顿时心生一种情趣盎然之感,我想,孩子一定会被吸引。毋庸置疑,张志和是一奇人:歌、词、诗、画、舞,俱佳,还学道。他“尝于颜真卿席间与众客唱和渔夫词,酒酣耳热,或击鼓吹笛,或吟诗作画顷刻即成。随句赋象、人物、舟船、鸟兽,烟波凤月,皆依文章,曲尽其妙。真卿与诸客传玩,叹服不已。唐朱景玄撰《唐朝名画录》,定逸品三人,张志和居其一。明董其昌《画旨》云:昔人以逸品置神品至上,历代唯张志和可无愧色。”这样的至人,孩子岂有不感兴趣之理。于是,把这最初的神秘完全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动心“尝尝鲜”,“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抄录下来。”孩子拥有了一种探秘的喜悦,也以自己的目光和阅历赏识了张志和一回,这不是妙事吗?诗人的简介放在前面又何妨?当他们品诗至酣时,因着前面的了解,自然便会与张志和心有灵犀。
  又找了几首有关“桃花流水”、“白鹭”的诗词。李白的《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张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韩偓的《野钓》,“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风头阻归棹,坐睡倚蓑衣。”这样的“桃花流水”课本中是未作任何解释的。还有“白鹭”,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杜牧的“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对于这样的诗,我想,孩子们是应该像轻触桃花水,轻抚白鹭羽一样,一再轻轻地读的,尽管他不一定背下来。如果抛开这些背后的桃花、白鹭诗境,那《渔歌子》里的桃花流水、白鹭是单薄而寂寞的。
  当孩子的心嗅到了这些散发着文化之香,古典之味的清景芳物,他眼里的画面将是一幅幅绝美的中国古典画。于是,才有孩子会说,“面对这美景,张志和就像在品着一杯风景茶,越品越美。”而当我把这盏“渔歌子”茶,捧到他们面前时,那么多孩子争着说,那词中之画,从他们美如蝶翅的双唇间扑扇出来,“白鹭像是太上老君派来守护西塞山的仙子。”“如此美景,真是别有河天。”“那水底的鱼儿是在和张志和交流呢,是他的知音。”“那一瓣瓣桃花,就像是漂在水上的一群桃花船。” ……
  更多的,是给孩子们搜集了一些渔父诗词,连同张志和的另四首《渔歌子》,加起来有十四首之多。起初也有些拿不准,这么多渔父词,会不会吓着孩子?会不会适得其反?会不会喧宾夺主?会不会顾此失彼?这么多顾虑,到底该如何处置?但当我静下心来,面对那些爱不释手的渔父词,舍了哪一首都于心不忍。捧诗草草浏览,跳着读,挑着读,烦心正在那些词句间穿梭之时,突然间,犹如拔云见日般心扉顿开了,并不是要求孩子每首必细读呀,虽然呈在面前的诗词多,但你可以随便挑两首让你眼前一亮,心有所悟的。呈现的诗词多,是为了给孩子更多的个性化理解的空间,并非让他们做渔父精神的学究,此一结解开,我心释然。让孩子去这些渔父词里寻一叶心怡的小舟,在那清波之上任心灵徜徉吧!我所见的必是我所懂的。当他们满心喜悦地采了一句去,他们就离张志和的心又近了一步,张志和,那一世,他真得是生而无憾,再也“不须归”了。
  三
  苏教版里,《渔歌子》安排在六年级。而人教版在四年级,这样就无形之中增加了《渔歌子》的解读难度。让四年级的孩子走进张志和的心,有些玄。
  也看了一些处理得很完美的课堂实录。有拿柳宗元的《江雪》作比,解读渔翁形象的;有取张志和哥哥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词》作引,在“劝归”与“不归”之间,使孩子们了悟“不须归”的。
  我该从哪里入手呢?首先有一点是肯定的,不重复别人!即使是名师,也决不效仿!我要的是我和我的孩子们的《渔歌子》。苏轼的《临江仙》让我眼前一亮,着实欣喜了一场。“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所渴望的,不正是张志和所拥有的吗?如此鲜明的对比,孩子们定会顿悟,张志和的决意脱离苦海,不是流连于美景,乐而忘返,而是从此,一去不复回,再也不归了。
  那 “临江仙”的词牌,更是如同天赐,张志和不是“临江仙”,是什么?苏轼向往的,不是“临江仙”,是什么?至此,张志和的神仙形象深入了孩子的心。
  “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朝廷若觅元真子,不在云边则酒边。”从众多张志和的知音诗词中,我选了徐俯的《鹧鸪天》,只这两句,张志和的一副傲骨显露无遗。那黑暗官场哪是他的存身之处,从前的那些名呀利呀,对于他来说,早已是身外之烟尘。归去来兮,茫茫江海,才是他最好的归处。
  就这样一味地沉迷,一路和孩子们寻张志和的身影而去。孩子们的心间到底沉淀了些什么?从这节课走出去的孩子们,会不会从此有了一个抹不去的心象,世外桃源般的山野生活才是最值一过的生活。既而由向往张志和的逍遥自由到不思进取、消极避世。想来在备课时,是我的孤独心在作祟,才把孩子们引向了这孤绝的隐逸之处。
  我怎能如此草率?把我的心性强加给这些孩子,他们更需要的是对生活的热情、热爱。在反复斟酌此事,看如何才能于无痕间引孩子们在热爱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当儿,不经意间,翻开了那久已不碰的自己的诗集:“依着光明漂去”“升起,从此决定一去不复回”“我的世外桃源”。我突然明白了我的世外桃源情结源于何处,我的心泊于何处。是的,我承认,我是一个热爱孤独的人,我爱极那种脱离尘世的隐逸生活。可我,并没有像张志和那样弃世而去,而张志和也是因为那黑暗官场寒了他的心,是他们弃他在先,所以他决意远离。即使朝廷一再苦寻,也是徒然,他去意已决。
  而我呢,不是正身在桃源,有着自足完满的生活吗?那些孩子,不正是我的白鹭、我的桃花流水、我的细雨微风吗?有诗为证:“我明亮,温暖,难以沉沦/难以落入尘世、繁华,是童年的宁静与安详/让我独守着一方净土,我的世外桃源/安抚我心中躁动不安的马匹/孩子凌于马背之上,是最美的笑脸/最纯净的桃花”(《我的世外桃源》)。
  有了,我一定要把这样的心思告诉孩子,告诉他们只要有一颗宁静的心,有一双满怀爱意的眼,这生活,这人世,处处皆桃源。这“渔歌子”,处处飘荡……
  

上一篇:《荒凉之外》
下一篇:幸福的沼泽地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