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课堂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北京二中特级教师范锦荣教学艺术系列之二:诗歌教学 2013-12-26 17:43:23  发布者:闻瑛  来源:本站


学生的创造——让诗的生命生生不息

 

题记:“读诗就是再作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如此,没有创造就不能有欣赏。”(朱光潜《谈美》)

在诗歌教学中认识“感悟”:

感:在汉语中可以组合的词有“感想”“感觉”“感受”“感情”“有感而发”等;

悟:可以组合的词有“领悟”“体悟”“觉悟”“悟性”等;

如果说“感”是指客体“诗歌”,那么,它既包括了写作者本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也包括了鉴赏者对诗歌的认识、感受;而“悟”则更多地倾向鉴赏诗歌的主体——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歌的理解可以用“千差万别”一词来形容,正如人们常言:一百个人读《哈姆莱特》,就有一百种解释;一百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百个林黛玉的形象。怎样才能获得最贴近作者创作意图的合理解释,这正是批评家、解诗者、教师致力解决的问题。有人认为:诗本来是不能解释的,尤其是别人的诗;还有现代诗、朦胧诗,其意义除作者本人以外恐怕不会有人能理解……出于这种认识便提出理解诗的唯一途径只能是读。很多教师在介绍经验时也提到朗读:齐声读、个人读、分组读,……但是要读懂《老马》的寓意、要弄清楚《死水》的象征意象、要搞明白《再别康桥》的“建筑美”、要读懂《山民》的深刻内涵,恐怕光朗读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而有些诗读出来之后竟会更不知其要表明什么。这就需要教师的解释或说讲解。现代诗学研究中发展形成一个分支——“解诗学”,朱光潜先生是现代解诗学最早的倡导者,他在《新诗杂话》中阐明解诗学的意义作用:解诗就是依从作品的意象和语言一层层挨着剥开去,即遵从作品自身内部的逻辑性进行细读、思索和玩味;解诗本身是一个读者、作家、批评家不断的审美创造过程,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接近审美的客观性。“意义的分析是欣赏的基础”,“分析一首诗的意义,得一层层挨着剥起去,一个不留心便逗不拢来,甚至于驴头不对马嘴”(出处同前)……依据这番理论,我想只要教师掌握充分的资料,深入探究诗人内心生活的轨迹,深入体会诗人所写诗歌的意境、意象也还是能够对诗作出合乎创作意图的解说的。但我们首先要充分地了解诗人、熟知历史,了解与诗有关的更广阔的文化背景,具备更丰厚的文化积淀。

学生接受教师的讲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教师的感悟不能代替学生的,只能起引导、提示作用。学生要理解还要亲自参与,亲身体验。有了对诗人生活的真实感受,自然也会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在学生自己创设的情境中体验完美的艺术氛围,这对每个学生的素养既是培养也是一种锻炼、提高。对学生的演出要求是重在参与;同时设定评委小组,演出后对其选材、编排、表演、合作诸多方面作评价。学生的积极性被全方位地调动出来,演出的题材涉及唐诗、古典小说、历史事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行吟泽畔》(根据屈原列传改编)、《一休师徒开茶馆》(根据动画片“一休的故事”改编,加入现代生活内容)、《雨巷》(借助原诗改编为现代青少年的故事)、《七步诗》(将曹丕杀兄的故事改编为舞台剧)、《孔雀东南飞》(改编为舞台剧)、《雪花的快乐》(演唱《人间四月天》中根据徐志摩的诗改编的歌曲)、《唱诗》(学生给古诗配曲讲怎样记诵诗歌)、《诗人之死》(将普希金的生活和莱蒙托夫的悼诗结合,讲述沙皇俄国宫廷故事)、《冬天之美》(改编肖邦和乔治·桑的爱情故事)、《涅槃》(借助美国摇滚乐歌手的悲惨经历,穿插波德莱尔《信天翁》等诗,讲述美国青年对社会的认识)……《肖邦和乔治桑》、《普希金之死》真实的生活是他们取之不尽的源泉;他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自选音乐背景、背景画面;自己设计服装、道具,揣摩人物、历练语言、研究怎样将人物的个性表演得惟妙惟肖;怎样不失水准的塑造舞台上众人熟知的人物;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把握,主题的理解就在这过程中获得了以往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效果。他们学着去接触人、接触社会;去触摸人物的内心,亲自体验、感受工作完成的细节、解决没有料想到的困难。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他们的心智在成熟;他们对接触的人的观察力、理解力在提高,他们对人情事物的体察更细微、更具体、更直接。这些是教师讲几堂课都不可教授出的知识,他们在实践中悟到了、学到了。

这里只是举其中小部分,学生演出的内容既有原诗的意境的展现又有充实鲜活内容的改编,充满时代气息。加上音乐的配置,电脑设计的背景呼应,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们就在这兴奋地参与、动人心弦的才华展示中结束了诗歌学习。学生自己评价说:这是实现梦的开始。

 组织这样的教学活动,实际上是给老师和学生出了个共同的难题。剧目演出没有可参照的现成的标本,老师要对各组和个人进行指导,甚至表演示范。这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能力素质上的检验和提高。一句台词反复念很多遍,几个人的对白怎样衔接才最好,这个角色与那个角色用什么眼神,什么动作互相配合,大家反复琢磨、反复排练,这其中既贯穿了对作品人物的理解、分析,也有对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把握,这个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自得的。语气的把握、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也是在精心揣摩了情境、反复多少遍之后确定下来的,这个能力是在学生的亲自实践、参与中提高的。上下场顺序、音乐选用烘托怎样的气氛、道具的摆放位置、刮风下雨产生的效果、舞台上灯光明暗的时间;布景装饰的层次颜色等等这一切要听从“导演”的调遣、发挥集体的智慧,要从全局出发,互相协作,共同创设一个完美的立体的形象。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在自觉的活动中凝聚起来、发挥出来。

一个教师的设想在全体同学的努力下,完美地展现在舞台上,给观看者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撼动心弦的振荡,发人深思的启迪,它让我感到教和学的完美结合,才是教育的最佳境界。

 

欢迎登陆中国教育文学网http://www.eduwx.com

上一篇:北京二中特级教师范锦荣教学艺术系列之一:开发学习资源
下一篇:北京二中特级教师范锦荣教学艺术系列之三:经典课例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