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课堂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北京二中特级教师范锦荣教学艺术系列之四:研究性学习 2013-12-26 17:46:07  发布者:闻瑛  来源:本站

 

研究性学习:在阅读中认知、探究、丰富美的理念

 

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是一尊将古典理想美和崇高精神美完美结合的惊世之作,看着她那自然大方,充满内心喜悦而毫不矫揉造作的形象,每个人都会从心底涌出赞叹,同时也会为她没有双臂形成的不完整而感慨万端。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应该是赞叹和遗憾的千万欣赏者之一,可是他为什么偏偏又说“她必须失去双臂,”如果有真正的原形他也会毫不留情地否定掉呢?什么是美,什么是清冈卓行眼中的美,清冈卓行的美学观能被众人认同吗?我们能找到他的观点的论据吗?在拿到2001年新教材《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时,这些想法一股脑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关于探讨美学方面的文章,这是第一次被选进中学课本,而且对于初中刚毕业的学生而言,读懂这样的文章是有难度的。到底怎么讲好呢?在区教研活动中,有的教师认为清冈卓行的观点是在探讨虚空美,空白美,我觉得都没有概括准确,维纳斯的断臂是由意外而造成的无法挽回的缺憾,尽管后来在旧档案中发现了原型姿势的解说,但人们认为就让她这样更能增添对她形象的想象。有人说这是一种残缺美,欠缺美,但我觉得这些词汇很不雅,何不叫它缺憾美呢?这也正是清冈卓行的观点。我试探着问了一下学生,文学作品中有这样的事件吗?他们立刻说“《红楼梦》即是”。我又问“音乐艺术中有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中立刻有人说“舒伯特的作品中有”。“雕塑呢,有吗?”“罗丹断手”。说实在的,学生举的后两个例子我并不知道,但就在这一刻,我的教学设计已经确定下来了,就让学生们自己来证明清冈卓行的观点。分小组,分专项任务,先去找资料,写成文章两周以后汇报!

在学生准备的两周之中我的教学设计逐渐清晰,逐渐完善。既然是第一次接触美学方面的文章,就该让他们对美学有一个整体印象。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明确:(1)什么是美,美学上都有那些观点,具体表现是什么。(2)清冈卓行的观点是怎样陈述的。(3)生活中有哪些实例可以印证清冈卓行的观点。

我知道:学生们的理论水平并不高,尽管他们可以到网上查询,恐怕也很难找到现成的结论。我的工作还有很多,才刚刚开始。我将学生分成九个小组,先向小组长明确本组任务,再让他将具体任务分给每个人。

谈什么是美的第一组,我先为他们找来美学书《论美和美感》,(本书介绍美学研究的发展史和美学观点),请组长和本组学生商定讲什么。他们确定探讨“完整美”、和谐美“、”相对美”和“自然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再去查询资料,这样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他们从法国积极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和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见解谈起,列举自己熟知的实例,比如在谈完整美时举了《大卫》雕像来论证德国古典哲学家谢德林“真正的艺术作品个别的美是没有的——唯有整体才是美。”在谈“和谐美”“自然美”、“相对美”时学生举出自己在初中美术书中欣赏过的名画《圣母子》;完美的卢沟桥;西藏的自然风光;北海、前海和后海,组成的三海;以及刚刚上映的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魏敏芝等生活实例。我又为他补充了反例,国外选美大赛模特做了十几次手术的报道。然后一一写成文章。

介绍清冈卓行和他的作品及观点的是第二组,他们在网络上很容易地就查询到了维纳斯雕像发现和雕刻的历史资料。清冈卓行的资料几乎没有,我借给他们有关日本文学史的书籍。为了讲清作者的观点,他们经过讨论认为《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共七个段落,把握全文关键的语句是第一段中“这座丧失了双臂的雕像中,人们称之为美术作品命运的、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地烘托着作品”。这“某些东西”是什么?就是下文所陈述的内容。其实可以总结为三个意思:第一(1-3段)“这是一次从特殊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正是丢失了双臂而使雕像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第二(4-5段)介绍种种复原方案和否定它们的坚决态度。第三(6-7段)强调失去的部分只能是双臂而不能是其他部位。因为手在人的存在中具有象征意义,它是人同世界、同他人或自己进行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维纳斯正是丢失了这双手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无数双手的梦幻曲。为了将每个意思说清楚,他们又对每句话的意思、每段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概括,力求准确理解文意。

在找雕塑作品中的事例时,我将《西洋雕塑百图》一书拿来,让学生选择哪些作品适合论证“缺憾美”,第三组学生选择了罗丹的《沉思》。他们认为:这幅雕塑充分表现了一个思考者的深沉睿智,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尽管罗丹很吝啬的只将头部刻画出来,相对于完整的人体,无疑是不完整的,是有缺憾的;但它恰恰是“沉思”的核心和艺术主体的灵魂。也正体现了清冈卓行所说的“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艺术之美”。有学生认为布鲁尔的《绝望者的手》更能体现清冈卓行的关于“缺憾”能够使观览者产生无限遐想的观点。他说:艺术家为了表现人物的某种感情,通常是借助于人的面部表情和人的整个身姿动态的,而这部作品却只是一只手。这只手给人的感觉是:人在受到巨大的精神痛苦和肉体折磨时,因感到绝望而产生的痉挛。它基本是写实的,似乎是在挣扎过程中因人的突然死亡而僵化。作者通过食指和中指的夸张突出了手的痉挛,让人联想到,仿佛是一个人陷入泥潭、因恐慌而努力向上伸出;又像是被火海所包围,因无助而垂死的手……作者仅通过一只手使人感到此人正在你面前痛苦挣扎,而你却无法对他进行帮助。这幅雕塑中“存在着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地烘托着作品”。它是什么呢?它就是你的想象。学生将这些雕塑作品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让全体同学加入他们的想象,描述每个人对作品的感受,正达到了清冈卓行所说的“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走向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在分析罗丹断手的例子时,我将罗丹的传记找来,为学生补充了他在雕塑时遇到的问题。他当时已为巴尔扎克塑了十七尊雕像,但都不理想,以前在雕雨果像时有人劝他“为雨果穿上衣服”,他是坚决反对的。而这一次倒是报上的一则巴尔扎克清晨逃避债主的消息触发了他的灵感,他将雕像塑成身披睡袍的姿态,只露出昂扬向前、傲视一切的脸部。一只手在腰下部拽住衣襟,而当朋友观看这尊雕像称赞手的精美时,他毅然将手砍掉。当时评论界都认为穿着睡袍的雕像是罗丹的败笔,可正是这尊只露出脸部的雕像才将巴尔扎克作为大文豪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缺憾造成的一种美。(从另一方又表现了罗丹的创新)

学生的理解能力,对问题的认识能力是具备的,他们有了这些感性认识,教师稍加点播,就能够将一副雕塑的深层意义和课本的观点紧密的结合起来,教师在看到学生潜质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调理思路,使之形成完整的思想,再给他们以释放的机会。

第四组在文学作品中寻找实例。他们的注意力没有放在大部头的名著上,而是放在中学阶段学过的课文中。学生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我的老师》三篇中的人物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者在描写人物时正是抓住人物的“缺憾(陷)”进行恰到好处地描述,才使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鲁迅笔下的先生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但“他还有一条戒尺,不常用,也有跪的规则,也不常用……”,鲁迅非常敬重这位德高望重的先生。然而,爱动脑筋,遇到问题总想问个为什么的童年的鲁迅,一次上了书后问老师“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时,老师并没有耐心地为孩子解惑,而是似乎并不高兴,怒色道“不知道!”这样受敬重的老师作出的回答似乎令人遗憾,然而文中的描写没有丝毫贬损先生的意思,反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三味书屋”先生的可信。藤野严九郎是鲁迅留学日本时的老师。他是一个治学严谨、为人正直、执教认真、没有民族偏见的学者,鲁迅感激他、敬重他,将他的照片挂在书桌对面的墙上,用以激励、鞭策自己。值得回味的是,正是这样一位先生鲁迅竟不惜笔墨写了许多他的缺憾。“穿衣服模糊,有时竟忘记打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客人大家小心些。”也正是这些真实的描写将一个不讲究衣着、不拘小节、却对工作一丝不苟、献身科学、教育的精神反衬出来,让读者如睹其貌,如见其人,这正是“缺憾”产生的魅力。蔡芸芝是魏巍笔下孩子们眼中的“天使”,她温和美丽,教孩子读书、诵诗、跳舞、观察蜜蜂,“援助”受欺负的孩子……“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作者回忆道,“右嘴角边还有榆钱大小的一块痣”,一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姑娘,一块黑痣有榆钱大,又长在非常显眼的地方,犹如美玉上有块瑕斑,不能说不令人遗憾。而正是作者这独具匠心的精彩一笔,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又把人物写得更加真实可信,使人物活灵活现地立起来,映射出作者是用纯朴自然的童心去回忆“我的蔡老师”的。这一“黑痣”的描写使人品味到“温柔美丽的人”的缺憾美,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在熟悉的事例之后学生又举出北岛的《迷途》,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等朦胧诗来说明这些诗因它的朦胧、含蓄、婉转,给人雾里看花,近在咫尺又不甚分明的印象,而有着不完善和缺憾,读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下会有不同的理解,犹如观赏断臂的维纳斯,产生无限的遐思。

第五组在寻找生活中的事例中,学生是这样描绘出他眼中的秋风落叶、雨中残花的:盛夏时它们漫山遍野,绚丽多姿,秋风秋雨中它们不再美丽,不再青春勃发、妩媚多姿,但它们在秋风中又化作天地间的一部分,正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热情拥抱着世界,用娇弱的身躯在空中绘制了一幅“彩蝶图”,风雨中飘逸的舞姿将永驻人间,那破旧的残叶像一面旗帜,顽强的昭示倔强的生命,将最后的残缺美化为永恒。……残花有一种经久不衰的美,她像母亲那样伟大,孕育着果实,孕育着新生,那美终会一代代传下去……

学生的如诗般的朗诵,将每个人带入风吹残花的飘逸世界,随着他的描绘展开自己的想象翅膀,在天宇中和着残花一起翱翔。

美,展现在学生的想象里,展现在他们的诗行中,留在每一个听众的记忆深处。

懂音乐两个学生信手拈来他们最熟悉的舒伯特的材料:《D小调第八号交响曲》,认为这是世界公认的音乐中的维纳斯。他只有两个乐章,而不是古典时期通常的四个乐章有人会认为这是因为作曲家在临终前没有时间完成它。但事实并非如此。1822年,25岁的舒伯特就被选为奥地利一个音乐俱乐部的荣誉成员,并提交了这两个乐章作为正式入会资格。这两个乐章在当时既未发表也未上演。舒伯特又活了六年,但没有作出任何我们知道的努力来完成这部作品。也有人这样认为,舒伯特是感到无法写出足以跟前两个乐章相称的音乐,而不愿“糟蹋”自己已创作的杰作。舒伯特的传记作家们现在已倾向于认为,他在这件独特的作品中已道尽了他想说的一切,达到了他的目标,没有理由继续下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不如面对它们。1928年,美国的一家唱片公司为纪念作曲家之死,曾悬赏给能够继续完成这首交响曲的作者。幸运的是,在全世界音乐家激烈的抗议下,这个荒唐的念头落空了。音乐中保持了它的“缺憾美”。

最后一个发言的同学是这样谈的,“美存在于有形的世界中,也存在于无形的世界。这在人的一生中是最好的体现。无形的断臂每人都有,那是个人能力的缺憾,无论你发现与否,它都无可避免地存在着。努力是自己的事,成功与否是机遇的事。许多事的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分付出之后的坦然与快乐。”他引用了美国一位没有能上大学却在雕塑方面成功的雕塑家的话“大学里没有我的位置,但生活中总有我的位置。”然后用保尔·柯察金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陆幼青身患癌症完成《死亡日记》的事例,来谈“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幽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光芒,听到自己的声音。这就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整个教学过程由课代表和班长主持。他们按审美标准,清冈卓行介绍,文章内容分析,课文引申,结束语五个部分,将所有学生的发言串联起来。两个人浑厚高亢的朗诵,在贝多芬的交响乐《命运》的伴奏下,将所有在座者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一个半小时中,随着发言学生的上场,多媒体画面展现出不同的内容:圣母子像、大卫像、巴尔扎克雕像、维纳斯雕像、古代建筑、残荷等等,可以说,声音、画面、讲解完美地结合,真是一节美的享受,美的再认识,美的熏陶、洗礼课。

我们没有机会请到专家评述,但那天正有“新鸿儒”教学研究会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来听课,老师们反响极好,不断称赞教师的教学设计新颖,肯定学生的高水平发挥。我校的领导郭书记、钮校长和本年级老师做了精彩的发言。郭书记说:这堂课让对美没有任何知识的人有了明确的认识,知道美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认识美;学生的发言深入、有自己的见解,具有很高的水准。钮校长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认知水平。学生自己也总结说,上网查询资料,花费了许多精力,但也真正懂得了怎样利用这些资料;以前习惯了听老师讲课,现在我们自己上课,解决这样深奥的理论问题,很新颖。也培养 、锻炼了能力。

 

欢迎登陆中国教育文学网http://www.eduwx.com

上一篇:北京二中特级教师范锦荣教学艺术系列之三:经典课例
下一篇:北京二中特级教师范锦荣教学艺术系列之五:写作教学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