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课堂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北京二中特级教师范锦荣教学艺术系列之三:经典课例 2013-12-26 17:43:23  发布者:闻瑛  来源:本站

 

综合性学习,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背景:

20039月,人教版语文教材对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的教材又做了第二次较大改动,在每册重点单元后增加了“综合性学习”内容。如第一册增有“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民居文化”; 第二册设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兰亭序》与书法文化”;第三册有“山水与文化”,“解意象品诗歌”;第四册有“感受小说的魅力”,“编剧与演剧”等。“综合性学习”内容,从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和对学生对大量信息的准确把握都是一个挑战,同时也确实体现了“学习”在现代社会中的全新的思路和方式。

怎样在“综合性学习”中利用文本,开拓学习思路,是每位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必须考虑和在实践中逐渐摸索的。在使用新教材的两年中,我对如何搞好“综合性学习”有了一些体会和收获。

教学设计构想:

教材文本对这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为三方面:第一,了解书法知识;第二,举办书法展览;第三,探讨书法文化。要求至少完成其中一项。

教材文本指出:世界上文字的种类很多书写也有工拙美丑之别,但真正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不断有人开宗立派,各呈异彩而蔚然成为书法艺术的,却只有汉字。中国书法从文字书写的实用价值中演化成艺术,在“实用”之外开拓了以笔墨抒情的广阔天地,表现出十分丰富的精神境界。王羲之,被冠以书家的最高称谓“书圣”。他的书法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对后世的书法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兰亭序》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了解文房四宝的含义或是请书法名人作讲座,赏析《兰亭序》或用笔临摹。

这是一次让学生对北京地理、文化人文文化的一次开掘和再认识的极好机会。教师认为:书法是从文字书写实用中演化出的艺术。现代社会中电脑的发展,已使很多人甚至使学生在写作中已经完全脱离手写方式。是不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祖先留下的优秀书法艺术就会一代代丧失?就会成为少数人手中玩弄的技法?只是让学生临摹碑帖,办个小型展览,看看名人字画是不够的,还不能解决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也不能解决对待“书法文化”的认识问题。要让学生知道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在不经意中它会悄悄流失,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认识。因此我确定了这次活动的题目为“书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

学生在上学期已进行过“研究性学习”的尝试,教学上进行的一项活动最好能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起来,通过合作达到目的。我将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丰富对中国古老而传统的书法艺术的了解;培养自主学习,在学习中互助协作,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在深入社会,关注生活的过程中,增强文化意识,关注当代文化生活现象,对文化现象进行剖析。真正担起传承中国古老文化的重任。

教学过程:

将学生分为67人组合的小组,分为:

1.调查组:设计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古代、现当代书法家的认知情况;对电子时代书法书写的意义、价值、作用的看法;

2.考察组:通过对北京城内的文化名街、名店作实地考察,了解文房四宝的沿革、发展及变迁;

3.资料组:查询有关著名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对其书法作品加以介绍品评;书法流派简介(包含各时期的书法形式、代表书法家;书法名家的典故与为人、书品)或提供自己曾经到过的名胜古迹留下的墨迹资料(名联、名匾、名碑书法展示、欣赏);

4.采访组:采访有一定书法修养的学者名家,介绍其经历、对书法的看法(也可以是非名家只是有一定书法修养的人,包括自己的亲戚朋友、公园书法于地的长者等)对青年学子的寄语;

5.展示组:由受过书法训练的学生当场挥毫泼墨展示才华,并介绍学习书法心得;其他同学则可场上自由书写;

要求学生将调查采访的内容制作成“演示文稿”,有条件的可以录音、录像制成光盘;或展示照片。分组制定计划;规定三周时间完成相关内容,全班汇报展示。说实在的,在新教的教学班进行这样的活动心里一直没底。所以对各小组长的工作就抓得特别紧,督促制定计划、检查完成的情况、询问小组成员执行的情况,有不听话的、不服从组内安排的还要进行个别谈话。别看学生生活在电子时代,家庭条件确实不一样,有的学生虽然电脑课上也学过常识,但什么是“PPT演示文稿”,怎样制作“柱状图”显示调查结果都还是未知。三周下来,有些原计划中的内容又因无法实施而不得不删去。(如没有名胜古迹的照片,没有认识的可采访的名人等)

2004316下午语文课,悠扬的古筝乐曲声飘荡在教室内外。学生们将自己研习所得向全班展示汇报。调查组的同学在对不同年龄段的调查结果中发现,当今这个时代的人对古今书法家的了解知之甚少,对书法的认识只停留在“可贵,应引起重视上”。他们还将中日文化在注重传承形式上作了对比,日本每年都有学生参加的书法万人大赛,而中国人自己将要丢掉使用了上千年的毛笔。学生的调查报告强调:具有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中国,更应加强这方面的投入与教育。并提出了严肃的问题:随着文化的日益交流,逐渐失去国界,高科技的发展,中国的文化瑰宝该怎样继承?考察组同学播放、展示了琉璃厂古文化街、北海名碑、国子监、孔庙中碑、匾等实景录相、照相图片;在介绍文化名店及其发展历史的同时,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没有这次活动,仅在家门口的文化古迹,已被忽略了多年,像是尘封已久的记忆。”

资料组同学还展示了郭沫若、毛泽东、范增、刘炳森等当代书法精品,介绍其书法特色。

同学的现场书法互动环节,由学生、老师共同参与。有学习书法经历的同学介绍了不同书法的形式,自己多年练习书法的修养、体会;并且展示不同字体,交流学习书法所得,探讨书品与人品的关系。在自己书写的过程中体会书法的魅力,认识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大家对每个人写出的字指点、品评好不开心。

上这堂课时,我向全校各科教师发出邀请,并发放调查评价表。在课后的师生评价表中,同学与老师对这次课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和肯定。从收回的调查表统计看,满意率达98%,很多同学都对这堂研究性学习课表示非常的满意 。来听课的教师除语文组各年级教师外,还有外语、物理、化学、美术、政治等多学科教师。老师们反映:这堂课的容量大,涉及内容广博,有一般性知识,也有深入的探讨,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加强认知,加深对传承古老文化的责任感的认识,学生活动多、参与意识强。课程设计新颖,给年轻教师和本年级其他教师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范式。特别是为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打开了道路。

学生们在评价中都一致表示:这节课不仅使我们增加了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了解,也培养了我们深层的修养与内涵,使大家获益匪浅。

学生对这堂活动课的评价大致如下:

1.发言同学做了充分准备,可看出小组的合作意识,每组研究成果各具特色。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思维比较发散。

3.课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样,课上的气氛活跃,同学参与性强。

4.知识涉及面广,这种形式提供了多种获取知识的渠道,增长了见闻。

5.课上有讲有议,并提出了一些有深刻意义的问题,值得反思,有教育意义。

6.这种形式充分发掘求知热情,展现了大家的能力。

与此同时,学生还提出了不少建议,如:多举办这类活动,让内容更新颖,让气氛更活跃,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潜质等。学生总的评价是:“这是一次极为成功的综合性学习课,是新形势下教育需求的产物,也是开展新思维教育的一个里程碑。”

课后反思:

其一:综合性学习传达出的理念是两方面的。一是与教材文本紧密结合,让学生拓宽学习思路,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获取知识,特别是自我获取;二是教师的观念要紧跟教育形式,敢于创新,大胆尝试,相信学生的能力。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中,学习的主体——学生要活动起来,教师的指导不可或缺,教师的位置从讲授知识转为组织者,幕后指导者;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能力的培养、互助合作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求得多方面的认知与认识。这是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思维,也是其要达到的目标。

其二:主题设计要明确。教师将本次课的宗旨定为“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的传承”,其意义远不止一节课,或一种上课的形式的研讨。关于中国的古老文化,我个人很关注的是:是不是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我们在学习西方现代化的同时,就要一点点丢弃本民族的东西?是不是有了电脑书写工具之后,中国的文字书写形式就只能当成一种技艺传承?依此类推,将来有一天英语普及了,汉语是否就意味着消亡?我并不想危言耸听。就学生在校接受中国文学、文化知识的时间而言,我更关注学生在高三毕业之后,绝大多数学生将永远与其作别,我的隐忧并不是空穴来风。

其三:新教材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的输入和教学思路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了的。这需要国家、教师、学生甚至到家长的全方位转变。教师可以大踏步地追赶形势发展,可以转变思维、转变教学定位,但是学生目前还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实用主义、教条主义、甚至僵死的学习思维模式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固定的框架,也是教师在进行改革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同时,教师的想法、做法在进程中也受到来自家长、学生的双重压力和质疑,致使很多想法在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这也是教师不能甩开大步、挣脱锁链大干的原因。

其四:北京作为政治、文化的中心,对中学学习语文来说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开发利用起来,使其为教学服务,与教育衔接也是我们要考虑和引起重视的。

教育的改革应是全社会的改革,应是全社会关注的大事。学校、教师的眼睛已不都集中在高考的分上,对学生的衡量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不再用一个等级标准衡量、评价学生。要建立新型的教育观、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这种努力的结果是什么,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改变将是大趋势,不改变是绝对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和需求的。

 

 

欢迎登陆中国教育文学网http://www.eduwx.com

上一篇:北京二中特级教师范锦荣教学艺术系列之二:诗歌教学
下一篇:北京二中特级教师范锦荣教学艺术系列之四:研究性学习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