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文学 > 教师作家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月下行走的教师作家赵炳庭 2013-04-18 14:03:24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赵炳庭,大学本科,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系宁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教师写作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全国中语会会员、教师文学修养研究专题组核心成员、宁夏普通高中会考语文学科专家组成员。现供职于宁夏西吉县西吉中学。

    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连年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个人连续9年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1998年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9年参与并主持的课题《自能式素质作文教改实验》获全国语文教研成果二等奖,本人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同年被全国中语会评为优秀教研员;2002年被批准为固原市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同年被西吉县人民政府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2003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2004年获得宁夏第八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同年被授予自治区高中语文特级教师称号。

    教学期间,熟知语文教育科研理论、方法和研究动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参与“十五”国家级“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分课题研究工作,已通过阶段性评估验收。参与课题“宁夏教育科研规划教育厅青年课题”正在实施。在教学中一贯坚持“大语文教学观”,教育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到生活中用语文,从听说读写中掌握语文。坚持“情、趣、活、实”的教学理念,寓“情”于教,陶冶情操;寓“趣”于教,活跃气氛;寓“活”于教,启迪思维;寓“实”于教,培养能力。在教改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审美情趣。与语文组的老师们共同组建了当地第一个中学生文学社团——月窗文学社,编辑印刷了《月窗》社刊。指导学生发表习作近百篇,指导学生获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二、三等奖30多人次,本人曾6次获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优胜指导奖和育才奖。结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先后在《中国教育报》、《语文报》、《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教与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现代教育科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宁夏教育》等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70余篇,编撰教育教学论著2部(任副主编)。

    198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在《朔方》、《黄河文学》、《回族文学》、《六盘山》、《宁夏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出版书籍《怀念一棵树》。
 

【佳作选等】



     感受月

      晚饭后,漫步于故乡昔日走过的杏子林。仰望中天,没有一丝云,就像一泓碧水灌注苍穹,形成了一个漫无边际的“天湖”。高悬于我瞻仰中的,并非一轮丰盈的满月,但这于我,已经是极大的满足,也许是从来就以为不尽圆满中的更具妙不可言的动人与深刻罢。
    霎时,月儿由遥远的“湖畔”跃入“湖水”中,激起层层光的波纹,波纹一圈圈地向四周扩散,使整个“湖面”都笼罩在淡淡的、柔和的光晕中。
    不一会儿,“湖面”上笼起了疏密不均的云雾,有的是薄薄的一层,有的是长长的一缕,有的是浓浓的一团,月儿就在纱帐似的雾气中飘浮、游荡。
    云雾渐渐散去,而此刻的月儿在绝无一丝云霞遮蔽的晴空中,委实是太圣洁了。那是一张巧巧地翘着嘴角和不曾被吻过的唇儿,那是一只于旷世的缄默中蕴藏着万语千言而从未照过影子的明眸,那是一条从安徒生的童话里蹑足遛出的美人鱼,那是一首只有用心灵才能读懂和悟出其中三味的禅诗。
    这会儿了无纤尘,亦了无人语,只有我踽踽独行在林子里幽曲的羊肠小道上。环顾四周,远山、树木轻轻地笼上了一层银色的月华,而参差的山崖下背光处,又烘出几个浓重的暗影,一如山水画中的皴点。近处葱葱郁郁的树在月光的朗照下,筛下了斑驳的倩影。
   夜是伟大的艺术家,对白天人们熟悉的景物,进行了认真的再创作,使之更富于哲学性和美学性。具象,因明朗而单纯,因朦胧而复杂。夜给了我一个貌似有限却是无限的空间。
    此时,无须花香,无须鸟语,只求以杳无声息的沉静,把一腔心曲诉与月儿。
    久久生活在火柴盒似的楼房中,确实很难摆脱心灵的“围城”了。每当晚来风疾,耳畔响起的是卡拉OK的喧嚣,汽车鸣笛的尖利,而不是别枝惊鹊,蛙声蝉鸣。今晚却很好,置身于这恬静的山野中,与清风为伍,有明月作伴,该是一种享受、一种奢侈吧。
    于是想起不知是唐代哪位诗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句子来,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乃至和衣躺下,默望着深邃的天空,不知不觉产生一种飘浮的感觉,似乎进入了羽化成仙的境界。
    于是,那朗然如璧的月光过滤着我的思绪:宇宙无限,生命有限。我们活在这个星球上,生命,无论对于谁都只有行使一次的权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命的进程原来就是时光流动;对生命的占有亦即是对时光的占有。一个人要紧的不在于他在尘世安逸、平庸地逗留许久,而在于他用有限的岁月去成就什么。时间不仅仅只是一页页飘动的日历,而是用充满内涵与创造去计算。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一个人生的春季,然而当人生的春季过后,就步入白发霜叶的森林。此时,蓦然回首,你会生出多多少少的感慨和遗憾。在那些明媚的春光里,我们忽略了几多美好的感受,挥霍了几多美好的思绪,我们过于满足时光的富有而疏懒于耕耘,以至今天难以补种那些荒芜的土地。
   看高远深邃的苍穹,是对人生的参悟,寄情山野,沐浴月光,它使人浮躁的心境趋于沉静。白居易有“五欲已销诸念息,世间无境可勾牵”句,我不能说我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但至少和这样的境界有些相通了。

 


  杏湾里的故事(小小说)
  
  
  
  杏湾离村八里。包谷成熟时,常闹鬼。
  杏湾本是个坟湾,老早就是个鬼窝窝。鬼多,包谷便年年被偷,疼得村里人牙齿打咯咯。
  有天夜里,杏湾突然搭起座茅草棚。村里人都吓昏了头,以为鬼在作祟,胆大的去觑了一眼,嘻,原来是村里的尤七爷。
  尤七爷说:“年老杀气大,我替大家守包谷!”儿媳却不悦:“快七十的人了,还逞啥能!”尤七爷火了:“我的事,不用你们管!”
  那年月,人人吃不饱,庄稼便是金。村里的人因尤七爷为他们管护庄稼,也就放心了。果然,鬼不敢再闹。
  转眼已是第三年。
  一天夜里,杏湾突然又闹鬼。据说陈爹去杏湾找尤七爷谝闲时发现的。那晚的月亮白得像太阳,田野静得能听见呼吸声,能分辨出蛐蛐的叫声。陈爹刚走到包谷地畔,突然寂静的包谷地里发出声声脆响,陈爹不禁打了个寒颤,不由得朝四处观望。这时一个黑影在包谷地里乱窜,陈爹既纳闷,又害怕。硬着头皮一追就追了三四里,那鬼跌了几跤,后来实在跑不动了,才两腿一软,跪在陈爹面前。原来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老泪直流,说:“别张扬,只要不毁了他的面子,这辈子报答不了,下辈子当牛马。”
  陈爹答应了。
  可毕竟没有保住。传出来的结果简直叫人惊厥:那个偷包谷的“鬼”竟然是尤七爷!
  村支书怎么也不信,便去找尤七爷核实,他承认,确实是他干的,是头一次。
  村里有个规矩,犯了这档子贼是要戴高帽、挂纸牌示众的。
  消息传到尤家,儿媳妇都哑了口,老先人干了这极不光彩的事,叫他们晚辈还怎么做人。因此,尤七爷一进门,儿媳便没好脸子,又是吵又是闹……结果就出了事:第二天早晨,尤七爷已直挺挺地躺在正屋里,寿衣寿裤穿得整整齐齐,还留下一纸遗嘱。
  全村人惊呆了。
  陈爹疯了似的扑过去,两个拳头捶沙袋似的捶自己的脑袋:“七叔,我混蛋!我不是人!我不该在外胡说八道漏了嘴,我不是人……”
  后来,村里人才明白:那包谷是他偷给村子里一个老寡妇的。她的丈夫死得早,她的俩儿子在大炼钢铁的时候被炸死了。那时他当队长。
  老人的坟自然是在杏湾。每年包谷成熟时,村里的人免不了想起他心酸一场。
  有一点真奇怪,尤七爷进了杏湾,从此就没鬼了。是尤七爷仍在守包谷?还是鬼怕尤七爷?  
  
     
  
  访妈祖的故乡


  
  莆田是我们海滨之旅的第二站,距莆田不到十公里处有一个形似弯眉的小岛——湄洲岛。这个面积仅十六平方公里,人口不过两万多的渔村小岛,距台湾台中市只有七十二海里,距福州马尾港也不过一百多海里,是国内外闻名的“海峡女神”妈祖的故乡。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亿多妈祖信徒朝拜和旅游的地方。
  早上起来,吃过早餐,我们便在文甲码头搭渡轮去湄洲岛。船靠岸,我们便开始登山,一路拾阶而上,四周很静,只有左边的溪流在潺潺作响。整个湄洲岛被裹在一种淡淡的、潮潮的雾气之中,空气异常湿润。同行的唐老师告诉我们,这种雾气是海滨城市所共有的海雾现象。我感觉湄洲岛所赐予的舒适,不仅来自空气,还有海岛的地气和植物的精气。
  山路蜿蜒,越往上走,越觉得天空暗淡,恍如进入“林深疑作雨”的境地。道路边枝长叶茂的凸脉榕树,加上过江龙、扁担藤、狮子尾等藤蔓植物,树藤相缠,枝繁叶茂,根网交织,疏密重叠。一眼望去,莽莽苍苍,挺拔秀美,形成独有的南国绿林自然景观。在这丛绿中,其实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高大的榕树和从石缝中冒出的藤树紧紧相拥,从根基一直到树梢,麻花般缠绕着,中间掉下的许多枝蔓,形成仪态万千的网带。
  进到山腰的天后宫,这是妈祖的祖庙,是各地妈祖信徒的朝圣之地。据唐老师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的前后几天里,台湾同胞、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大陆的香客游人组团前来朝拜,庙宇内外,游人如织。但今天游人却很稀少,我们虽在庙宇,也未见香火升腾,白云缭绕,透露出山中的清静。穿过天后宫,沿着陡峭的石阶小路再往上走,已到了湄洲岛最高峰,抬眼即见一尊高达十四点四米的巨型妈祖女神石雕像耸立在峰巅。妈祖原名林默娘,是北宋建隆年间的一个渔家女。据民间传说,她勇敢聪慧,熟悉水性,善于观测天象,通晓医学知识,乐于助人,经常驾舟出海指点出海渔民以及救助翻船失水的遇难者……这些传说以丰富的想像和幻想,曲折地反映出这里的渔民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的理想、感情和愿望。这种特异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形成,当然和它所生活的地域环境有直接关系。作为一个民族远古的梦,文化的根,神话传说在湄洲岛的每个景点都俯拾皆是,并且大多与妈祖故事相联系。走近观像平台,环顾四周,风平树静,云雾缭绕。偶然间,一种带有神秘感的惊喜油然而生。
  晨雾,一缕缕,一堆堆,时而飘飘如丝,时而漫漫如絮,妈祖仿佛正从朦胧晨雾中醒来,安详的眼眸中蕴含着慈悲为怀的情状,凝视着人世间又迎来新的一天。驻足妈祖脚下,眼望浩淼大海,碧水涟漪;远处是朦朦胧胧的小岛,近处为如叶如点的渔舟,岸边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是建筑群,红瓦绿树,色彩绚丽。一方水土养一方绿。绿中有美景,也蕴含着文化和文明。
  近年来,福建省将湄洲岛对外开放,在进出境管理、外资和台资项目审批、税收减免、土地批租、对台贸易、进口商品管理、金融外汇管理、口岸管理等十个方面进行比沿海开放地区更加优惠、灵活的政策,以广泛吸引台湾、香港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开发湄洲岛。现在,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富有湄洲岛特色的妈祖文化和旅游设施的建设,使这个岛已成为具有旅游、朝圣、度假、娱乐、购物、出口加工和对台交往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旅游经济区。当地已投资数千万元,完成了码头、通讯设备、自来水、供电、广播电视、宾馆等多项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在台湾的妈祖信徒资助下,扩建了拥有二十多幢殿堂楼阁的妈祖庙建筑群。我不禁慨叹:一个城市能有这样一座秀气的岛,是造物主的偏爱。
  该下山了,午后的阳光灿然地洒下来,在锦绣山峦中泛起金色的绿韵,绚丽之极。我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入船而返,湄洲岛渐远,远望湄洲岛,湄洲岛如浮在江浪上的一朵绿云。


  
  龙井村品茶



  车到杭州站,旅途的疲惫还未消尽,我和同行的老马特意拜访了龙井茶的发源地——狮峰山下的龙井村。
  在九溪下车后,沿着蜿蜒的山涧石板小路拾阶而上,路两旁尽是茂密的林木、山花和嫩绿的茶树。这里和我们平日看到的茶林场的景象大不一样,所有的茶树都是零零星星无规则地栽在山坡上。田间、地边有茶树,岩脚坎下也有茶树。有的茶树傍着竹林,有的茶树长在半山上的悬崖峭壁间,还有的茶树长在高高的山巅上。刚刚一场稀疏的春雨过后,寂静的山林里烟雾缭绕,空气特别清新湿润。刚才还置身在闷热的闹市里,现在如同走进了一片世外桃源。鸟鸣深谷,清晰可闻。淙淙溪水,叮咚作响,平添了几分旅游乐趣。
  到了龙井村,一位大嫂接待了我们。她一边打量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边热情地把我们让到屋里。大嫂姓汪,朴实健谈。她指着门外路旁的一片茶树说:“你们来的时间正好,明前(清明节前)采的茶采摘不久,雨前(春季头一场雨前)采的茶刚采摘焙炒完毕。雨前茶是茶中上品,而明前茶是茶中珍品。再过些日子长出的茶叶等级就差些了。”对我这个对茶道一窍不通的人来说,无疑是在听一部“天书”。雨前茶也好,明前茶也好,无非是要申明这茶叶采得早,春天采得新鲜,采得嫩。尽管山乡里年年遇到倒春寒,但终究是春天了,眼前青的山,绿的水,浓翠的山坡上一个个采茶的姑娘、媳妇们个个在采茶时,像要与春天比赛似的,把最漂亮的花衣裳穿出来,只见一丛丛、一蓬蓬、一簇簇碧绿生翠的茶树旁边,站着一两个穿戴花枝招展的姑娘、媳妇,她们边说边笑边采茶,双手十指飞蝶般灵巧,把小小的芽尖采摘到自己的提篮、围腰中。
  听汪嫂介绍,因龙井茶是高级保健品,所以炒时只能用手,而不能用其它工具代替。用手炒可以及时控制锅的温度。每次放进锅里的绿茶不能多,三把左右,用手不停地翻炒、挤压,使之成形。她说,炒茶很不容易,也很枯燥,最难掌握的是火候,一般要学好几年才成里手。
  汪艘在给我们讲述着“茶经”的同时也给我和老马沏了两杯明前绿茶。她介绍:品茶一要观其形,二要嗅其味,三要含在口里慢慢品尝。我捧起杯子细看,茶叶根根已竖起,悬浮在水中。茶杯上面一丝儿白沫沫都不起,呷一口,直觉得清香沁人,令人心醉。难怪在杭州做官的苏东坡有“从来佳茗似佳人”之妙句。
  汪娘说,好茶还要配好水。城里人拿来泡茶的水,都是从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那水经过了处理,放了漂白粉,实在是给年年上市的新茶打了大大的折扣,把那最好的滋味都败坏了。只有虎跑泉水、龙井茶才是“西湖双绝”。她指着杯子说:“这是当年的龙井茶,水是山泉水,与虎跑泉水同为一脉。茶汤清澈碧绿,茶叶是细细的嫩芽尖,略带微黄。”她又沏上一杯隔年的龙井茶说:“你看叶子都泛黑了,看上去也不鲜嫩,而且香气也不那么重了,味也远不如新茶。茶叶当年是个宝,茶叶隔年是包草。”我一尝果然如此,我竟也学会了品茶。
  
  

上一篇:回归经典散文写作的邵党生
下一篇:游走于教学与创作之间——全国“十佳”教师作家代士晓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