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课堂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焦锐男:文学名著专题教学探索——以“致青春”专题为例 2014-12-09 14:40:53  发布者:闻瑛  来源:“文学课堂”展评

 

多年前叶圣陶先生曾经质问当时中学语文教坛,“学生不读整本的书,只读教材的一些单篇短章,又如何养成读书的习惯?”半个多世纪后叶老的质问仍然掷地有声。

一、专题学习指导思想

1.读整本书。信奉“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重拾叶圣陶先生“读整本的书”教育理念,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引进中外文学经典,引领学生含英咀华,打破单篇教学、单元教学的局限,改变中学生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的现状,在“阅读森林”中丰富内心、涵养精神。

2.学生主体。把课堂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合作分享、动态生成;教师退居幕后,充当整个课程的开发设计者、方法指导者、过程跟进者、全程关注调节者。充分信赖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心智成长的期待,师生一起开发课程、生成课程并对课程进行取舍,专题学习中,每个人都是被尊重的主体。

3.多元碰撞。课程资源多元化:根据当代高中生及我班学生心智特点,引进能引发心灵共鸣的经典名著、影视作品进入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开展传统阅读教学与网络阅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多元教学素材的碰撞中、在同学师生的讨论探究中辩证思考、生发思想。

4.读写一体。打破当前作文教学中读写割裂的现状,让写作成为阅读的自然延伸及内在渴求,在深度阅读、深度思考、深度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写作。专题学习中,写作是水到渠成。

二、“致青春”专题学习课程资源

()必读课程资源

1. 经典名著、佳片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国】J.D. 塞林格

《在细雨中呼喊》  【中国】余华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国】姜文(自王朔《动物凶猛》改编)

《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美国】彼得·威尔

2. 精选中外名家学者、报刊网络的相关评论文章:

刘瑜《请别让我消失》、山东大学李敏《解密<麦田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文化意义》、新京报小艾《那片麦田,那中国式的守望》 、周怀宗《塞林格后,谁为我们守望麦田?》、《王蒙躲避崇高》、谢轶群《躲避崇高与亵渎神圣--王朔、周星驰与无信仰心态的流行》、豆瓣读书《溺水少年》、米新磊《青春的祭奠——死亡诗社》、北京大学陈晓明、《细雨中的呼喊:弃绝的经验》清华大学彭伟明《自我凌迟的艺术:略论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华南师范大学王世诚《仪式的完成:<在细雨中呼喊>》、、豆瓣读书《和霍尔顿一起,单纯守望》、Tim Hathaway(魏一帆)《塞林格自觉自愿地选择了离开》、余华《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吉林大学王学谦《恐惧:人生、世界的黑色体验》、心欢《在细雨中呼喊的余华》、苏豆芽《坚硬世界里,给自己最温柔的保护》、浙江师范大学洪治纲、《绝望深处的笑声》【日本】三岛由纪《青春的倦怠》等。

(二)选读课程资源

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

《追风筝的人》【阿富汗】卡勒德·胡赛尼

《挪威的森林》【日本】村上春树

电影:《伊豆的舞女》【日本】西河克己(根据川端康成同名原著改编)

《追风筝的人》【美国】马克·福斯特

仅必读部分的阅读原著加网络延伸,学生的总阅读量就达到10多万字。

三、专题学习环节构架

1. 概述造势,激发兴趣

2. 精读原著,深入研读

3. 网络延伸,头脑风暴

4. 同学探究,整合定向

5. 作品发表,回顾反思

(说明:第34阶段不是截然分开,而是根据学情交叉、反复进行)

四、专题学习过程

本次“致青春”专题研究性学习前后用时大约一个半月,6周。

1.    概述造势,激发兴趣

本环节是专题学习的引入环节,用时1课时。在专题学习之初,我先就本专题的选择意图作以简要说明,并对所读书目、所观影片作以简要介绍,以期获得同学的心理认同,并进而激发同学的阅读期待。本专题之初,我曾做过以下说明:“每个人都将要、正在或已经经历、感受青春。这份经历和感受是我们进行阅读和对话的密码。青春,道不尽,语还休。但不是每个人表达过青春,又恰好表达得如此精准。正如那句著名的台词: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青春也是这样。本次选题以‘青春’为主题,是希望同学们在经历青春、感受青春的同时,张开第三只眼睛,观察、触摸、了解他人的青春,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史上那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青春,也藉此重新审视自己的青春,甚至青春之与时代、文化、潮流、人生、人性的关系。”接着我就所选的四部作品逐一说明推介理由,这既能让同学们初步了解作品,又能能同学了解到老师的选择是精心而慎重的,从而加强阅读渴望和阅读经典的庄重之心。事实证明,这样的铺垫不可或缺。

2.    精读原著,深入研读

本环节用时两周,10课时。这一环节举足轻重,学生以原著阅读和电影欣赏作为学习对象,在教室进行阅读和观影,少部分作为课后阅读任务带回宿舍或家里。我要求同学对原著重点部分进行反复阅读,并特别强调大家要在阅读和观影过程中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心得、感悟和质疑,我告诉他们:“你和作品相遇时所碰撞出来的火花是异常珍贵的,那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珍宝!”实际上,这个环节的阅读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下一环节的开展。

我的学生林子郁同学如此描述了这一阶段同学们的学习状态:“自从实行专题教学以来,班里的读书风气日益浓厚。在食堂,在操场,在宿舍,都能看见捧着《麦田里的守望者》或是《在细雨中呼喊》读得如痴如醉的人。青春专题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共鸣,很多人甚至在观看《死亡诗社》时流下了晶莹的泪花。专题教学让我们倍感自豪,我们心甘情愿。不拘于课本,不拘于课堂。”而朱咏玲同学则写道:“小说、电影的阅读和欣赏,让我们整整好几周都沉浸在这个话题中。(几乎全年级的同学都能看到一班、二班的同学们手中一致地拿着《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细雨中呼喊》,这让他们好生羡慕。)我们讨论着书中、电影里的每一个人物和情节,有人执着于《死亡诗社》,爱极了基老师,为孙光林的经历感到悲凉心酸,而我则一直是霍尔顿的追随者。”

经典阅读和观影让学生沉醉、令我激动,我很庆幸自己放弃了站在讲台上的口若悬河,而选择和学生一起走进“阅读森林”。

3.    网络延伸,头脑风暴

这一阶段用时一周半,7课时。是让学生走进网络教室,进入我为专题学习专门开设的博客平台“阅读森林”,深入阅读我精心选编的名家学者、报刊的相关评论文章。绝大部分文章都是我自己根据经典作品的意义与价值选编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心智发育学生,既要避免过于艰涩的论文,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精神渴求,鼓励他们“啃硬骨头”。比如,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我就精选了著名学者刘瑜的散文《请别让我消失》,关于《阳光灿烂的日子》我选编了王蒙先生评论王朔的经典评论《躲避崇高》,而关于《在细雨中呼喊》,我又选编了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的《细雨中的呼喊:弃绝的经验》……这些评论文章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或热烈共鸣,或激烈质疑,总之这些文章此起彼伏、推波助澜,让学生的头脑刮起思想的风暴,形成巨大的冲击。

网络课堂中我为同学们准备了“阅读质量”卡,对当天阅读的重点进行提示,或者提出探究性问题,供同学在阅读中思考,以此保证网络阅读不沦为浮光掠影。

4.同学探究,整合定向

这一阶段用时一周,5课时。这个阶段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同学们再次回到教室,但不是上课,而是师生共同探究之前在网络教室所生成的共鸣或质疑。我会在这一阶段选择部分重点文本,进行师生共同探究,形式上跟传统课堂比较相似,但其实是建立在学生深入研读的基础上,那么师生的探究就不会流于肤浅,而且很多问题本身就是开放的、没有答案的。这种碰撞不仅在教室,更波及到了校园生活的处处。赵峙淳学生写道:“但我想专题教学所波及的范围远不止于此。其实这学期让我印象最深的还不是活泼的课堂,不是令他人羡慕的网络阅读,甚至也不是丰富多彩的书,而是夜深人静时,基于专题学习的舍友们的热烈讨论。深夜,让我感到每个人的思想是那样的鲜活、那样富有灵感和创造力。”

第二层次是同学们就前几节的探究点开始定向选题,确定自己专题学习的作品切入点。由于此次是青春专题学习,与同学们的切身体验非常接近,所以,我并没限定同学的写作文体,而是放手让同学自行选择文体和角度。在做课堂讨论之前,我让学生事先自己整理了自己的文章观点和大致的思路,在课堂讨论时将自己的想法呈现给大家,由大家提出质疑或者补充。自己再对别人的质疑和补充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再结合大家的讨论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点评。经过这个阶段的课堂讨论,学生们对自己的写作基本有了把握。

朱咏玲同学则写道:“讨论课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想法和观点,我们互相交流,激发着彼此。有时我会因与一个同学产生极大地共鸣,而像遇到知己似的满眼发光地看着他;有时我会因无法理解,或与某同学持完全相反观点时,忍不住满脸疑惑地问一句为什么。总之,每次课后我都能有满满的收获与心灵上的震动。”

满满的收获、心灵的震动,这正是我的文学课堂所追求的,通过课堂探究,同学们碰撞整合,我们实现了这一追求。

5.    作品发表,回顾反思

这一阶段用时1周,5课时。这一阶段是在此前的反复酝酿中诞生的,网络延伸、课堂碰撞都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我先让同学们周末回去写出初稿,回校后师生共同修改,然后同学再度完善,最后修改上交定稿。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深入探究和自己的兴趣点,理清自己的观点和写作思路,从而写作成文。

成文后我请大家打印成电子文档,再上传到我们的专题学习博客“阅读森林”。然后我邀请同学互相欣赏、评鉴、留言。很多同学为同学的作品发出了真诚的赞美,令人感动。最后,我请同学们就本学期的专题学习作“回顾与反思”,当看到同学们敞开的心灵,热烈的赞美、真诚的建议,我几度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我为自己做了专题学习这一选择而欣慰,更为我的学生们对经典阅读、对美好事物的敏锐而震撼!

引领学生进行文学名著专题学习,尽管辛苦,却更充实——我无愧于教师这一使命,我热爱。

 

(焦锐男,女,40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语文教师,在首届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文学课堂”展评中荣获首批“十佳文学教师”荣誉称号)

 

 

上一篇:李前尚:文学课堂展示课《秋天的怀念》实录
下一篇:董辉:文学寻根,灵魂关照——文学课堂之我见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