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忙、闲与温暖
■陆林(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二中)
谁能料到,2020年伊始,在我们彼此互道新年快乐的时候,一场瘟疫突如其来。算起来这个假期已经快30天了。现在本该在教室刷题备考的我,只能蜗居在家里着急地一遍遍翻着墙上的日历,渴望还不那么明朗的拐点快点到来。
关于未来的不可预知性,让我这种平时习惯每天按部就班生活和学习的人多少产生一些焦虑。现在,我每天就只能呆在家里,做几套试卷,看几页书。偶尔打开父母的手机,扫一眼疫情相关的消息。
从爸爸妈妈经常说起的“非典”,到今天的“新冠”,才不到十七年,我们就两次掉进了同一个黑洞。一个本来有可能在早期防控的病毒感染,演变为一场改变了几乎所有人生活乃至生命轨迹的大疫情。这次疫情就像一个巨石砸入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一时间,各路妖魔鬼怪纷纷现形,各种温暖善良也频频显现,已对社会经济、公共卫生、公众观念理念层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开始的各个网红、明星等捐款到被爆物资缺乏,到韩红的突然爆火,到武汉红十字会出现种种问题,还有每天播报的疑似人数和确诊人数。在复杂的情绪里,我看到了无数闪闪发亮的普通人。从极端的忙,到极端的闲,疫情按下了暂停键,让大部分人远离喧嚣,也有一部分人永远在不停地忙碌着,共同守护着万家灯火。
那是在微博看到的视频。大年初二,一位医疗队的护士马上要奔赴疫区。行前,女儿抱住她,哭着不让妈妈走。护士忍住泪水,告诉女儿:“妈妈要去打怪兽了,很快就回来。”其实这段时间,类似的场景,发生在无数个地方。多少个稚嫩的孩子,抱着做医生、护士的妈妈,撕心裂肺地哭着,不让她们走。可是,那些“狠心”的妈妈,一个都没留下。可也正是这些“狠心”的医护,才让疫区的人们看到希望、感到暖心。
随手打开微信收到的消息提示,那是朋友圈里母亲发的动态。她是我们当地医院的一名后勤保障人员。疫情发生后,医院也成了当下最忙碌的地方之一。平日里相对清闲的后勤部也开始加班加点,整合调拨院内物资、确保一线供应,组织消杀重点区域,母亲常常错过饭点才回家。看她一身疲惫,不免有些心疼,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其实,让人暖心的不只有一线的医护,还有公安民警、基层干部、外卖小哥,还有每个在特殊时期坚持工作坚持忙碌的普通人。
还记得老师第一次用直播上课,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他们面对着镜头,也还是显出一丝慌乱。眼睛总是不断瞟向镜头,也总想问同学们到底听没听懂,又怕我们听不清楚再把重点内容敲打成文字。忘记关掉的语音,自言自语里是对上课效果的忧虑,还有请教孩子如何使用软件的认真。直播平台不堪重负屡屡崩溃,一节又一节的课,在紧握鼠标的指缝间、在瞪大睁圆的眼睛中慢慢度过。疫情笼罩下,换了一种陌生的方式,老师们在加倍的忙碌着。
是的,我得承认,高三的我根本无法心安理得地呆在家里放假,也不能用正常心态面对本该紧张的学习生活。什么时候可以过上虽然忙碌紧张,但却正常踏实的生活呢?我最近每天都在想。
“你有一束光,便照亮一方天,照不亮天就照亮自己。你有足够的热就献出一点温暖,温暖不了众人,就先拥抱自己。”小区里大喇叭的歌声从窗外传来,思绪也被小区的防疫宣传拉回现实。大街上一片寂静,寂静到几乎窒息。但我也相信,往日热闹繁华,不久也将再现。
今天,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正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向着抗疫战争的最后胜利冲刺着。黎明前的黑暗过后,就是灿烂的朝霞。希望我们都成为有温度的人,不懈怠,不抱怨,在这场灾难变成一代人的民族记忆之后,想起的不只有伤害和宅家的百无聊赖,还有为了大家平安奔波忙碌的那一群可爱的人,以及人们之间那种足以温暖一生的感动、温情、力量。